当前位置: > 热评

成渝双城记:一半烟火气,一半江湖气

时间:2022-09-28 02:48:48 热评 我要投稿

“每个渴望生活的灵魂,心中都有座看不见的城市。”这是卡尔维诺所著《看不见的城市》译本的荐言,这句的由来,源自书中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向帝王成吉思汗描述那些路途中走访过的城市时,却唯独不提故乡威尼斯的原因。“你以为我一直讲的都是其他城市的东西?”旅行家说,“我描述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威尼斯的影子。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我不愿全部讲述威尼斯,就是怕一下子失去她。或者,在我讲述其他城市的时候,我已经在一点点失去她了。”

这样的惶恐,对于十年前来蓉读书的重庆人小魏,在面对成都这座陌生城市的时候,就有了。

与此同时,折返不同地方会发现城市差异正在消失,这是每一个异乡人正在见证的历程,每座城市与其他城市相像,它们彼此调换形态、秩序和距离,以形态不定的“尘埃”融入每处纹理。

这样的差异与融合,不管从地域,还是时间上来看,成都和重庆就是“一对”再好不过的例子。

在外地人看来成渝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是的,在《2022数字旅游项目报告-美食城市篇》中,根据城市研究院繁荣度模型,抖音筛选出2022大众关注的top10城市,其中上海、深圳、三亚最受度假休闲类游客喜爱;西安、北京、郑州、南京、沈阳最受文史名胜类游客最爱;而唯二的重庆和成都,则最受“美食城市类游客”的喜欢。这有种两个心高气傲的特长生被班主任安排当同桌的即视感,就注定了“相爱相杀”的命运——都操着差不多的口音,吃着重口的火锅,打着一样的二五八万。只有成渝本地人知道,两地之间由来已久暗自较劲的状态,也算老生常谈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成都人和重庆人之间,一种经历苦难仍然昂扬的戏谑精神,一种追求尽兴和真实的生活态度,却也是相通的精神内核。

这一点,对于十年后定居在成都的重庆人小魏来说,越来越明白。

如果说故乡重庆是用来怀念,那对于久居的成都则适合用来眷恋。小魏每每回到家乡,与久违的亲朋好友叙旧,分享在外所见所闻,但又很奇妙且不约而同的,在任何一个假期的后半段开始期盼能快速归蓉。无关远大理想和机会,仅仅是习惯,这也是异乡人久居在外的“宿命”。

习惯一半城市烟火气。

一半城市江湖气

“江湖气”是重庆的气质,其中包含了契约精神、勇敢、义气、坚韧等,好的词,都可以往里塞,有话直说,不做作;但是另一些词,比如火爆、冲动,也用得上。重庆是一座天然有魅力的城市。所谓魔幻,是它的先天特色。

比如这个拥有厚重历史的古老山城,身上最醒目的标签却是:现实版的“纪念碑谷”,数不清有多少层的“8D城市”,让导航失灵的“异度空间”......在世界最佳天际线网站(The World"s Best Skylines)上,重庆入围全球摩天城市Top10。所以,大家群起而向往之,不奇怪。据《像重庆这样生活——数探重庆美好生活》报告,截止2022年5月24日,抖音“重庆”话题达到惊人的486.5亿次播放,话题内排名第一的视频是“你以为是1楼,其实是27楼。”而在《2021抖音五一数据报告》中,重庆成为抖音打卡数量最多的城市,超过上海、深圳和苏州。这就是“8d城市”的魔幻之处。

重庆自然而有生命力,没有太多矫饰和讲究。粗鲁就那么粗鲁了,直率也由来已久。

而烟火成都,是一个把野心藏在吃喝玩乐表象下的城市,打的,是刚柔并济的组合拳: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休闲之都、新一线城市...这些名号想要打响,仅靠大熊猫、靠火锅、靠一两首热门歌曲和一两部电影是撑不起来的(有趣的事实,据《2022数字旅游项目报告-美食城市篇》,人们提到成都的城市印象,大熊猫、美食火锅,也确实是首位)。关于如何提升市民幸福感,宜居之都一直都很有办法。快耍慢活的绵绵状态之下,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汇聚于此,历史悠久的古都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成都开放接纳所有新事物的包容性,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虽然双方在极力找寻彼此的差异,“这么多年,大家扯两地的性格、扯为人处事、扯江湖菜、甚至扯火锅正宗与否……”小魏坦白,“其实这几年成都好吃的火锅与重庆的差距不大了。有时候带朋友火锅,我都先考虑哪个更方便。”川渝人民历来知道火锅的份量,但身为重庆人的小魏这淡淡一句,不难看出这些年的变化,润物无声。

第一次带父母去成都

第一次带对象回重庆

——双城的你来我往

成都人追求生活品质,重庆人讲究江湖义气;成都和重庆相爱相杀、大有不同,却又血脉相连、水乳交融。小魏第一次带父母逛成都,是在成都买房后的第二年,安土重迁的老一辈,这次完全不用说服,欣然答应。于是一家人在异地其乐融融地过了个“满盏年”,把那些外地人眼中花花绿绿的成都“明信片”挨个打卡走了个遍,必看大熊猫,串串宽窄巷子,喝喝人民公园盖碗茶,挤挤春熙路,拜水都江堰又问道青城山……每天微信步数直逼历史前三,累得小魏够呛,转眼一想,也算了了老一辈的心愿。

你说小魏这个待在成都10年的人会不知道,成都某个走街串巷排长龙的苍蝇馆子鬼饮食?或者深夜桥头看时机出摊的夜蹄花?一些只有成都本地人的精神暗号?一些不用声张就能达成共识的默契?虽然外地人初来乍到没法一下摸清城市骨相,但先摸摸轮廓,也一样满足。据《2022数字旅游项目报告-美食城市篇》:“成都游客画像,来蓉游客热爱美食打卡,出游频率高,距离不是障碍,不求住的舒适,但求吃的开心,火锅川菜串串香烧烤茶馆,依然占美食生活绝大部分。“你看嘛,反正来都来了。”这是小魏妈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这样的“无奈”,在来年小魏带对象回重庆时依然存在,抖音上的洪崖洞不去拍拍?还有热度很高的解放碑,那山间起伏的楼宇、低空飞行的出租车、还有山城啤酒蒜泥香油,本地人习以为常的日常,却成了外地人的最心水最想打卡的城市画像。换做以前还觉得”外地人大惊小怪“,现在却感叹:”哎,还挺可爱“。

事实上,成渝两地越极力找寻差异,也就越承认了拥有的共性。”我们实在太过同宗同脉,像个双胞胎,硬要找点不同,但外人一看,诶你们两兄弟又出来耍啦?“,很可爱,即便成渝两地争执得厉害,但外人一旦“说三道四”,成渝又出奇的“一致对外”。

小魏清楚,大家也清楚,重庆与成都如此靠近,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抖音一搜,你那边正在发生什么,我这边又在进行什么故事,隔着屏幕,生活也在同屏。虽然每座城市有着不同的本质,像被握起来的手纹一样不会被人轻易觉察,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它的细枝末节中去感知,在沸腾的烟火气、路人交流的尾音、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上,这每一道印记都是在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

正因为我们习惯了老地方,又去了新地方,所以格外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