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脾与胃,燥湿当相济
潘毅教授
●《中医一年通》主讲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潘教授习医从医30余年,具有丰富的教学与临床实践经验。多年沉潜医易相通之道,致力于从理论到临床的原味中医研究与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著有《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一书。
●潘教授讲课旁征博引,深受学生喜爱,曾荣登2009年全国医学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2010年各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是中医一年通学员眼中的“男神”。
脾胃都属土,脏属阴,腑属阳。
所以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湿土之脏,自然喜燥而恶湿;燥土之腑,当然喜润而恶燥。《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
太阴湿土前论较多,阳明燥土在此补述一二:胃配艮卦,艮之本意为山,其象如山之隆起,属阳土。阳土者,向阳、高坡、干燥之土。之卦主为最上之阳爻,也显出这个意象。
■■■
另外,运气学说认为:风寒热火湿燥六气分主三阴三阳,则燥主阳明。《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土太燥则难生物,所以,胃之性喜滋润而恶燥烈。
所谓“恶燥”,恶其太过之谓,亦有胃腑胃经之病易于燥化伤阴之意。所以,胃病之治尤重保护胃阴,即使须用苦寒泻下之品,也应中病即止,不可过施以免伤阴化燥。
其病既易燥化伤阴,则喜水为润,故曰:“胃喜柔润。”“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且胃主降,而阴性降,所以胃中津液充足,才能消化水谷,使其通降下行之性更易维护。
然柔润燥土之水主要从何而来?答曰:脾!此《素问·厥论》所言:“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阳明燥土必赖太阴湿土以润之,则胃性得喜,方能受纳,腐熟水谷而降浊。
燥与湿也可视作水与火,则《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二》言:“盖天地只是水火二气化生万物,水火相交,则蒸而为湿,湿与燥交,乃水火不变之气也。火不蒸水,则云雨不来,水不济火,则露降不降。”可视作对脾胃燥湿相济关系的注脚。
■■■
曾治某男,65歲,患胆汁返流性胃炎三年,近一月来常见腹冷痛,以暖水袋敷之则舒,进食喜温,微有烧心感,时嗳气,大便略干,苔薄腻,脉稍弱。
见以往他医处方多以四逆散加蒲公英、救必应、蒲黄、五灵脂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止痛之品,证不能缓解,反渐加重。
辨為:脾阳虚兼胃阴虚。
思之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又能兼顾胃阴者,当以小建中汤最为合适。
原方药味不增减:桂枝10克、白芍2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炙甘草6克、饴糖30克(烊化),七剂。
一周后患者复诊,除腹冷痛稍减外,余证变化不大。
■■■
再细思量,辨证当无错,然效未佳者,未完全考虑到脾胃两者病机上的因果关系。此脾阳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胃阴虚也。
方中饴糖滋腻,虽能缓急,却易增湿,有碍脾运,致太阴之液不能润阳明燥土故也。
再拟方:上方去饴糖,加白术30克、茯苓30克、石斛15克,七剂,一周后再复诊,诸证悉除。
■■■
再以此方加减善后。后用之方实为桂枝汤(重白芍)与苓桂术甘汤合方之变。以桂枝汤(重白芍)保留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略顾胃阴之方意;苓桂术甘汤温运脾阳以祛湿,使“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再加石斛增益胃阴,胃阴足则而能降,则脾之湿亦有去路。
这是效法黄元御《长沙药解》:“太阴脾土升自水分,固从水分而化湿,阳明胃土,降于火位,固从火位而化燥。太阴之湿济阳明之燥,阳明之燥济太阴之湿,燥湿调和,中气轮旋,是以胃纳脾消,吐利不作”之意也。
可见,脾无湿困,才能健运不息,从而保证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正常运作;胃津充足,才能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之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条件。
两者燥湿相济,才能保证脾胃功能正常协调,饮食水谷才能消化吸收。则“土具冲和之德而为生物之本。冲和者,不燥不湿,不冷不热,燥土宜润,使归于平也。”(《医学读书记·通一子杂论辨》)
导读:印会河老是1957年奉命带领江南一批中医人才调入北京中医学院工作的,小编看到此图,仿佛就看到了印老为了教学而刻苦总结、埋案工作的身影。对于我们复习基础知识,实在太有帮助了!
消化道疾病
作者/印会河 主编/侯振民、王世民
消化道疾病首先分胃和肠,胃肠同是六腑,主通主降,故六腑多以不通不降为病。其次,肝胆之病,也是与消化有关的,须并及之。
再有,中医以脾胃相表里,故消化道病中之虚证,有以脾虚名之者。脾为五脏之一,主升主运化,故消化道之虚证又常按脾虚治之。这是消化道病的大体情况。
消化道病的主症如何抓?首先要了解有关脏腑的功能及特点。如:
胃主降主纳,故见嗳气、呕吐(包括泛酸)以及不饥纳少、胃脘胀闷、疼痛等症状。溃疡病、胃炎、十二指肠炎、胃神经官能症、胃痉挛以及各种食道病等,基本上都属于胃病范畴。
大肠主排除粪便,故凡便垢不爽、便脓血、里急后重、便燥结、下稀水等等,包括各种结肠病、阑尾炎、痢疾、肠梗阻等等,基本上都属于大肠病的范畴。
脾主升主运,故一般泻利、腹痛肠鸣、便粗溏等,则多由脾虚引起。
肝胆病,基本上是指现代医学上的肝病胆病而言,包括了传染性肝炎、无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晚期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等等。
抓主症就离不开以上种种问题。下表分述之:
文源:摘自《印会河抓主症经验方解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书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