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专访DOE:从上海到阿那亚,当复合型店铺成为实体媒介

时间:2022-09-29 23:01:42 热闻 我要投稿

八年来,店门口的这块空间成为人们交谈、歇息、社交、打卡的标志性场所。同样的氛围也被带到了深圳、阿那亚。

2014 年 9 月 28 日,一家店铺在上海静安区铜仁路的梧桐树下开门营业,毗邻当时开业不久的静安嘉里中心。DOE 显出与周边奢侈品店铺格格不入的“性格”:黑底镂空的现代感招牌、由推拉门营造的开放景观,以及室内几何线条划出的秩序感。

创始人 Himm 至今记得开业当天门口的络绎。当时除了在公众号上发布的一则营业消息,DOE 的开店再无其他宣传,结果门口却挤满了慕名前来的年轻人。

开店当天的凌晨,DOE 的微博和公众号发布了整装待发的店面照片,并用一段文字阐释了核心理念,标题叫《创造而非模仿,不可复制的店铺DOE》。

开店不久后的一次发售现场,店门口排队的人群。

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Himm 的名字不算陌生。作为早期国内街头文化的推动者之一,Himm 于 2002 年创办了第一本以球鞋、球鞋、街头服饰、街头艺术、音乐以及另类文化为核心的本土杂志 URBAN ,影响了国内一代年轻群体。那也是 DOE 最早的社群。

开店原本不是预料内的计划。一次美国西海岸的旅行,让 Himm 找到了一种理想的街区生活方式:坐进 Blue Bottle 等精品咖啡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朋友,店里是衣着时髦且有个人风格的咖啡师,开启话题的不止是咖啡的风味,而更是天气、旅行,或者脚上的一双球鞋。

Himm 当下便觉得,这是当时的上海所缺少的东西。于是,和在零售领域积累丰富经验的 Terry 反复商讨后,基于两人的擅长与资源,以及对青年文化的理解,集成咖啡、买手、球鞋以及自有品牌四项业务的 DOE,就此诞生。

开业初期,标志性的鞋墙、三层台阶的交流区域,就已经作为店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重要的位置。

因为希望年轻人来到 DOE 可以轻松喝咖啡,随意闲谈,店铺打造了标志性的看台座;Himm 有淘碟、收集黑胶的习惯,一整面黑胶墙也成为另一个标志;推拉门和落地窗打破了室内外的边界,将城市景观引入室内,将室内空间开放给城市;店铺中央则相当于一个可变的“盒子”,根据不同的功用来进行调节,便于打造活动空间或产品陈列空间。

这些室内空间元素,借设计师青山周平之手,也沿用至往后的上海新天地店、深圳店,以及阿那亚店中。

如今的上海铜仁路店,在整体扩张后,规划的逻辑依然不变。

上海新天地店,中央的“盒子”更为突出,让空间更具可变性。新天地店也承载了大量丰富的联名活动、展览、workshop 等。

深圳店则选址深圳福田区深业上城,依然由青山周平操刀。

自夏天,以家为题的 HOUSE OF DOE 阿那亚店开业后,9 月 DOE 旗下餖咖啡(DOE Coffee)又与 The North Face 在杭州合作店中店——即便只是小小的店中店,也能感受到它很“DOE”的气质。

然而,很“DOE”,究竟是指什么?

Himm 认为,这关乎 DOE 的核心,保持清醒,以及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铜仁路店墙上硕大的 Stay Woke 发光灯管,既是咖啡本身的标语,也意在提醒众人自清于周遭环境,不走捷径,永远保持独立思考和清晰的自我认知。

就比如,从自己做起,对店铺的发展保持清醒的判断。“我们想建立一个品牌,我们想造一个地标。那就不可能把所有人的生意都做了,所有人的饭都吃了,对吧?我们只吃自己该吃的。”

HOUSE OF DOE 阿那亚店外

HOUSE OF DOE 阿那亚店内

对于一家复合型店铺而言,咖啡常常是吸引消费者的准入招牌,而做出受到顾客认可的咖啡,是一件比想象中复杂太多的事。2014 年的上海,用两位创始人的话来说,“没有很酷的咖啡店”,更没有精品咖啡的概念。绝大多数人对咖啡的认知,停留于全球连锁的星巴克。

当决定要做出一杯自己也认可的专业咖啡后,Himm 和 Terry 跑遍上海大小咖啡店,平均每天喝三至四杯 espresso,“喝到手抖”——试图在众多风味中寻找自己想要供应的。最终寻到的咖啡师,从业经验逾十年,时至今日仍在 DOE 的咖啡部门负责咖啡技术。

DOE 恰好见证了上海精品咖啡的起步、爆发与乱局。Himm 回忆,2014 年的上海,还只有星巴克与少数几家精品咖啡,2015 年 Manner 作为国内连锁咖啡加入,2016、2017 年则迎来一波小型咖啡店潮,直至 2020 年,新的精品咖啡店呈井喷之姿——紧接着就是过犹不及,“资本逻辑毁掉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就比如,2019 年 Manner 的价格战后,精品咖啡的价格与成本开始失衡,螺旋线条之下,更多变化在发生:很多咖啡店开始招聘零基础的咖啡师,进行为期三天或一周的培训,便直接上岗做咖啡出品。

“也许我们是 OG,这在我们眼中就是完全乱套了。”

“好的方面来说,这三年大量的咖啡店出现,的确让咖啡成为生活中的必需。但坏处就是,咖啡的群众基础本来没有很广,专业咖啡师的数量也不多,如今大多没有扎实的功底——不是买了一台 La Marzocco 的机器就是专业。”

他们相信,一位专业的咖啡师,无论是对咖啡豆的培养、对咖啡口味的钻研,审美体系以及时代趋势的观察,都需要时间积累。

因为一杯咖啡而走近店里,是 DOE 社群中不少年轻人的写照。图为八周年之际,DOE Coffee 邀请 6 为因其结缘的人士,穿上首发的系列服饰。

Himm 和 Terry 将咖啡行业的变化看在眼里,但他们自己,则想做点“老派”的事,“就是做好喝的咖啡,不跟你玩虚的。”

作为店铺的一部分,DOE Coffee 的定位要求是“把基础盘做稳”,espresso、美式、拿铁,每一杯基础款都做到好喝,对 SOE 保持严格的要求,使用每天早晨店员新鲜烘焙的咖啡豆。噱头颇多的咖啡特调,DOE 也会制作,但数量控制在一年五至六款,“如果什么东西都往咖啡里加,喝出来的甚至不是一杯咖啡,那就本末倒置了。”

有咖啡,有舒适、轻松的空间,就有聚集的人群,而当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文化就诞生了。

社群是近年被频繁提及的字眼。很多来店的人都提到,“在 DOE,你可以见到性格各异、职业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人”。

2019 年,DOE 成立五周年的纪录片《长征·LONG MARCH》中,潮流媒体 ULSUM 创始人阿貌曾讲述自己的故事——作为 DOE 的忠实顾客,他视上海的两家店铺为“家”,不知道要去哪里坐坐时,总会习惯性迈进 DOE 的大门。同店员打个招呼,有来有往,不觉尴尬和生疏,这正是社群粘性的体现。

而对于时下的“社群”这个概念本身,Himm 和 Terry 是存疑的:刻意营造一个社群,是不是在划边界线,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做飞盘、橄榄球活动,再找品牌商赞助,人为形成社群,会不会更接近一种商业行为?

他们希望的是,DOE 的社群可以一如往常,自然地发生,自然地产生连结。

“我们有一个名为‘DOE FAMILY’的微信群,不希望为了搞社群而把它变成一个商业化的行为,而是希望大家像朋友和家人一样,亲切地互相交流。DOE 创立这八年以来,通过我们的平台,很多人从陌生人变成好朋友、找到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业、甚至认识伴侣之后结婚生子。”

一切都是随机的,“愿意玩就一起玩”,“约好了,但天气不好,那就不玩”,“玩得晚了,店需要开晚一点,让大家休息一下,我们也支持”。

在 Himm 和 Terry 的理念中,DOE 提供建立社群的空间,像是埋下一颗种子,而社群究竟是否能建立,如何建立,不做精细打算——全看天光、雨水与温度,任植被自行生长。

DOE 与 BLENDS by Hennessy 合作的「笃悠悠 SLO~MO」城市慢骑活动。

DOE 与 UGG 合作,为以艺术家横尾忠則作品为灵感的限量系列打造的发售派对与 workshop。

日常的社群活动,有时是与店铺理念相通的品牌联合的活动,有时则会围绕年轻人喜欢的生活关注点而设计,比如夜骑、露营、冲浪、飞盘。更多时候,来源于店员们的灵光一闪,又或是社群成员的提议。

今年春天的上海,社群无法在线下空间聚集,Himm 于是提议在线上征集以“光”为主题的照片,邀请大家分享居家生活中带来正能量的事物。也是在四月中旬,DOE 作为首个店铺视频号,联合来自十个音乐厂牌的 DJ 进行 MIX SET 直播,邀请居家期间的人们收听。

「 Let There Be Light」线上征集中,社群投稿的生活正能量时刻。

同样是在《长征·LONG MARCH》之中,艺术家 TON MAK 提及,构成 DOE 的,其实是人。无论是坐在店内观察当代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还是与他人进行真实的交流,实体店铺能够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与虚拟空间终究有一道壁垒。

“就像你看一部西班牙的影片,和你真的去西班牙旅行,是完全不一样的。”Himm 坚持,DOE 是一种“媒介”,以实体店的形式传递信息。与传统媒体告知年轻人应该关注什么品牌、哪些事件相比,DOE 直接引入值得关注的品牌,通过口口相传,渗透和改变前来的年轻人。

开店八年,DOE 坚持不开设线上店铺,直到今年,多处门店遭遇疫情封控的影响,DOE 才首次开通微信小程序,以便外地消费者购买产品。

DOE 传递信息的另一个媒介,则是自有品牌 DOE。

自 2014 年创办伊始至今,DOE 的设计以“Be Formless”为核心,每一年自“无形”事物中孵化灵感,比如“CHINAFORNIA 华福尼亚”讨论理想中的无形乐土,“Boundary”讨论人与人之间无形的意识之上的边界。“Be Formless”也是一种喻指,即通过自有品牌影响人们,无形胜有形,如水般不张扬,反而更具力量。

采访这天,Himm 穿着以光为主题的 2022 年 drop 系列,T 恤前印有李大钊头像,背面是其警世恒言,“提醒大家别忘了李大钊精神,以及这些原本像光一样的存在”。Terry 的 T 恤上则是一个似美元符号的 logo,拆解开是上海的缩写 SH,由 Himm 设计,“为向年轻人传达不要只是向钱看。”

“其实很多东西都在无形中传递”,Terry 说,DOE 在做的事情,是“懂的话就懂,不懂的话让你慢慢懂。”

DOE 的社交平台账号上,会发布身穿自有品牌服装的店员 OOTD。

只不过,服装本身也是学问,自有品牌创立的八年,DOE 同样经历着交学费的过程。

八年,足够改变整个时尚行业的宏观格局,2014 年风头正劲的快消品牌,如今已被淘系的“搅局者”淘汰;金字塔尖的奢侈品牌往下伸手,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做街头化、潮流化的设计......

而即便从 DOE 作为服装生产者的微观视角来看,全球的供应链与市场也在发生与之息息相关的变化。2014 年至今,工厂数量缩减至三分之一,服装成本则上涨了近四倍。某种程度上,服装生意与海鲜生意相似,前者以季度划分保质期,流行趋势的快速更迭也意味着,一旦某个季度销量不佳,库存会如同海鲜一般在库房内腐烂。

Himm 和 Terry 思索,不妨就“以不变应万变”,不一味去顺应市场趋势,而是将需要传递的信息做出视觉上的转化。

“我们不是要成为新的 Zara,更不是说要把一件衣服做到 Tom Ford 的质感,那都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依然是想把服装变成一个 IP,让大家有所理解,有所领会。”

2019 年,DOE 带着自有品牌的产品,在巴黎和东京分别开设两处 pop-up 店铺。Himm 认为,这才是 DOE 做服装的目标,“实现文化崛起,而非钱包崛起”,将有态度的、代表中国青年文化的 DOE 推向海外,逐步积累国际口碑,提升行业地位,最终环环相扣,提升年轻人的文化自信。

“我们希望年轻人穿国内的衣服去海外旅行也觉得不差,有真正的文化自信。”Terry 记得,曾有位留学归来的店员告诉他,在纽约街头目睹身着 DOE 的路人时,那种无以言表的澎湃。

论占比而言,目前 DOE 的四部分业务中,咖啡占比略小,约 10% 左右,其余买手店、自有品牌及球鞋三部分业务各自占据了 30%。

2014 年至今,两人将团队扩大至 70 人——50 位前线同事与顾客交流,成为 DOE 的门面,20 余位后台同事负责内容创作与产品设计。DOE 不愿投流量、做填鸭式的营销,因此几乎不设运营岗位。

Himm 和 Terry 私下聊天时调侃,两人开的压根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五家,咖啡、球鞋、买手、自有品牌,还加上 Himm 的老本行,媒体。这种复合的店铺模型,在 2014 年由 DOE 首创,遭遇过一阵被效仿的风潮。

被模仿,被跟风,这也是 Himm 常年思考的问题:能够被模仿,是不是因为想法的壁垒不够?假使一个人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完全可以复刻 DOE,卖潮牌,放唱片,做咖啡,那么,要怎么去破这个局?

“只有把自己的内容做得更加无法被模仿,才能真正拉开差距。我们也经常自省,如果(我们)能做的东西,别人也能做,那就说明我们没有比别人特别,只是比别人先想到。所以必须要求自己想到更多无法复制的创意。也许看得懂的人依然只是一小群人,但需要在意的不是这件事。”

Terry 不太担忧外界的跟风,他觉得,表象看起来容易复制,深层次的内核以及细节的周到却无法被模仿。他最近看了一集《披荆斩棘的哥哥》,被郑钧组的演出深深触动。“那些老一辈音乐人的东西,是真的东西。他们没有花哨的舞台,也不张扬,就四个人站在那里。但是他们玩乐器,他们演唱,都能直接引起共鸣,让人汗毛直立。舞台的精巧是钱能搭出来的,真功夫不是。”

去年中秋,DOE 在万宁举办派对活动 Heatwave。

转换视角,这也是 DOE 的态度:抛却表象的修饰,不去张扬地叫嚣,只是伫立着,等待时代的大潮将无法站住脚的沙砾卷走。“潮水退了,才知道谁是站着的人,对吗?”

DOE 见过潮水的上涨。资本最为疯狂的 2019 年,他们观望并接触前来联系的资本,曾有人许诺会开数十家、甚至数百家店,并做到尽快上市。他们听完就知道,这不现实,能拿下国内 5000 万左右的优质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对方并非同路人。“因为 DOE 不是单纯的店铺,对方并没有理解这一点。”

DOE 与美国滑雪品牌 K2 SNOWBOARDING 推出联名滑雪板,Himm 在发布现场分享设计理念。

两位创始人自嘲是“没有商业嗅觉的人”,无法与商人合流,赚得少,赚得慢,但也赚得更稳当。Himm 一针见血,“这个时代要赚钱其实有很多方法,没必要干这个,是吧?”

Terry 笑道,“我们两个挺作的,所以会稍微苦一点。但我们想要做让自己开心一点的事情。踏踏实实,安安稳稳,看着我们所有的同事慢慢成长,让他们理解到 DOE 的哲学,再像传教士一样告知更多年轻的朋友,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涨潮有时,2022 年的疫情,则诱发着大规模的退潮。依赖上海、深圳三座门店营收的 DOE,也因突发的疫情与封控,在年中遭遇创办八年以来的首次业绩下滑。

如今,上海两家门店已经恢复正常运营,而深圳店则自年初起,便并不太幸运。除了涉及门店和店员的疫情封控,对 Himm 和 Terry 而言,自二月元宵节后,两人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去到深圳巡店。

DOE 深圳深业上城店

尽管上海铜仁路店以及新开的阿那亚店的表现可喜,但两人不免为接下来担心,“我们已经开始遇到客人说,非必要不消费。对于我们做消费品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信号,潮水退了。”

国际间交流的减少,对于 DOE 而言也是不小的阻碍。DOE 每年举办的 Heatwave 派对活动,原本计划邀请海外知名 DJ,在国内做两至三天的派对,也借此介绍 DOE 所发掘的海外新品牌。如今交流受阻,仅能通过 Zoom 与国外品牌商谈,却总是“少了点什么”,对合作的促成不免拖累。

当试错成本变高,唯一办法就是求稳,以及“修炼内功”,“做好基础工作,把同事们培养好,产品做好”。

Himm 和 Terry 都知道,现在,乃至未来,才是 DOE 艰难时期的序幕。正如万物皆有正面与负面,Himm 愿意相信,倒退、下降、坎坷,亦是一种警示,让年轻人知道膨胀、发展和上涨并非常态。资本的急剧膨胀营造出消费泡沫,清醒的人反而不被理解,“那么现在,我们终于能够证明,这个现象就是不好,而我们的想法才是对的。”

Stay woke,保持清醒,是做一块海中屹立的顽石,任凭浪潮来袭,不被磨平,也不被冲垮。

如今再回想 DOE 的 2019 年,仍如璨梦一场:带领 DOE 走向巴黎,身为一个中国品牌,在国际上获取声量;作为首个国内品牌,与 Converse 推出联名系列,发售情况超出预想,二手市场的表现也相当出色,让 Himm 和 Terry 感受到了“被认可”的力量;深圳店开张,正摩拳擦掌,深入南方市场……

也是那一年,DOE 给五周年纪录片取名《长征》,看似为谐趣的玩笑,却与时下的境况形成微妙的呼应:五年长征后,突遇三年疫情,然而被围困,就得想办法,竭力突围。在这样局势莫测的第八年,他们想要用“突围”,形容 DOE 一路的历程。

“我们只能适应这个时代。”Himm 说,“倒过来看历史,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我们只能考虑,要怎么先活下来?怎么避免自己成为时代的牺牲者?”

这一天,台风刚离开上海,DOE 铜仁店的落地窗外依稀可见树木残枝。当台风袭来,没有一棵树能幸免。那么,“先活下来,巧妙地活下来,再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