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重庆108人花7年时间,付出6条生命的代价,在悬崖上凿出一条天路

时间:2022-10-06 18:43:44 热博 我要投稿

重庆渝东南、渝东北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很多的溶洞和天坑,有的天坑里面还建有村庄,位于巫山县竹贤乡的下庄村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村子四周都是悬崖峭壁,民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便是下庄最真实的写照。

在没有修建公路以外,下庄村民们若想要走出天坑,唯有徒步攀爬一条“挂”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竹贤乡一个来回需要两天的时间,而且据说出村的道路坡度能达到80°,相当于攀岩,出村的过程过,常有掉下悬崖摔死、摔伤的事故。所以在下庄天路通车之前,下庄村里有50多个人自出生以来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下庄这个天坑,也从来没见过汽车,更没有到过大城市。

按照当地朋友的介绍,下庄人是几百年前,他们的先辈为逃避战乱而躲进这个天坑的,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这里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没有压迫,没有税赋,没有剥削,是很多人羡慕的世外桃源。

但是随着和平年代的快速发展,里面虽然依然如世外桃源一般,但却也享受不到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村里的人看着外面越来越好,汽车、洋房、现代农业,而下庄还是与几十年前一样,心里也着急,几代人都想修一条出村的路,但是没钱、没工具谈何容易?

1997年,30多岁的村支书毛相林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修一条出村的公路,在他的游说下,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于是举全村之力开始在天坑的悬崖峭壁上如蚂蚁啃骨头一般,一点一点的修建。

在这个过程中,全村老小齐上阵,青壮年做力气活,年老的则在山上煮饭当火头军,大家风餐露宿,不眠不休,饿了就吃土豆、玉米、红苕,偶尔吃一碗清水面,几乎没有米饭可吃,累了就睡在山洞之中,以地为席,以天为被。

他们都只是普通的村民,并不是专业的筑路工人,也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他们最好的工具就是钢钎和大锤,小石头人工挑,大石头几人抬,或徒手搬。尽管他们都很小心,但意外还是接二连三的发生,有六位村民在修建这条公路的时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的摔下悬崖,有的被巨石砸中……

听着他们的故事特别感人,尤其是那些死了儿子或丈夫的老人及妇女,他们虽然很伤心,却反过来安慰那些为此感受难过与愧疚的工友,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支持下庄天路的修建,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激励下,下庄天路终于在村支记毛相林的带领下,饮风宿雪、肩挑背磨,在悬崖中凿出一条8公里长的绝壁天路。

天路修通以后,下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毛支书的带领下,里面利用现代化技术规模化的种起脐橙、西瓜等经济作物,去年仅脐橙一项,下庄村民便每人分到1万多元,而且每天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村民也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家家都有收益,下庄再次成了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下庄,虽然还是一个天坑,却已经不再与世隔绝,因为一条天路而改变,这条路很难,108人修了7年,付出了6条生命的代价,“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这无疑是当代的愚公精神,他们的付出也感动了社会,他们的修的天路得到了硬化,毛相林支书成了感动中国的时代楷模,下庄也成了乡村振兴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