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受经济大周期影响。 顺周期时,发展速度会掩盖潜藏的问题,企业经营欣欣向荣; 逆周期时,尤其考验企业整体的经营能力,就要步步为营。
而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企业想要「鱼跃龙门」必须练就穿越周期能者胜的硬实力。
为此, 36氪品牌主理人联合秒针营销科学院发起「穿越周期的营销范式」系列访谈,基于研究及媒体视角观察总结出5大营销范式:
大渗透与把握流量机会、营销的内容化、DTC直连消费者、品牌塑造-信任背书、数字化-效率的提升。
我们认为这些范式是企业穿越周期、实现稳健经营的必备能力。
上述5大范式均有丰富的内涵及外延,在时代变迁中也经历了种种演变。为帮助营销人适时构建这些基础能力,给企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我们邀请了数十位来自产、学、研领域的营销科学家参与讨论、输出观察。
本篇为该系列访谈的第二期(共五期), 聚焦探讨「大渗透及其演变」 ,共有4位营销科学家参与研讨。
访谈嘉宾〡刘鹏 张杏 谭北平 方骏
采写|张慧
编辑|王小坤
出品〡36氪品牌主理人x秒针营销科学院
写在前面
为何聚焦大渗透及其演变?
「穿越周期的营销范式」之所以将「大渗透」(Penetration)收入,源于营销行业关于增长的一个基础共识: 渗透驱动增长。
渗透旨在提升品牌两方面的能力: 一是提升品牌在用户头脑中的触达率,二是提高产品在货架中的易购买性。 以前,提高渗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大规模投放广告提升品牌触达,通过占领物理货架提升购买率,广告产业内的测量以及采买等,也多基于渗透展开。
但在数字时代,因为媒体形态发生巨变,广告采买的方式方法也随之改变,同时, 数字化让购买变得越来越容易,营销的链路也变得越来越短,甚至一些具备数字化基因的品牌,其产品设计-营销-铺货的整体链路相比传统品牌,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种种变化,让传统的大渗透理论失去了时代根基,数字时代的大渗透方法论正在成型。
为此,我们发起了此次科学研讨,并试图帮广大营销人找到下述问题的答案:
▪ 何为大渗透,它为何重要?
▪ 传统的大渗透理论为何需要革新?
▪ 数字环境下,大渗透的内涵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 大渗透做到何种程度是有效的?
▪ 如何构建大渗透能力?
左右滑动查看观点合集
谭北平
一个基础:HBG大渗透的核心在于规模化获取新用户
营销中所说的大渗透(Penetration),其概念主要来源,为南澳大学营销学教授Byron Sharp于2010年发布的《How Brands Grow:What Marketers don’t know》(中文译作《非传统营销》,简称HBG)一书,基于大量实证数据,HBG提出了一系列颠覆传统营销认知的有趣结论。
其中之一就是渗透驱动增长,Sharp将渗透定义为一项指标,用于记录特定时间段内有多少人至少购买了一次该品牌的产品,并基于一系列实证数据, 将品牌增长的核心路径总结为「营销大渗透」(头脑中的可得性)和「渠道大渗透」(物理世界中的可得性)。 其中:
▪ 营销大渗透,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品牌触达获取新客户,提升复购而非忠诚。它的前提是认为越大的品牌、越普遍的品牌越容易重复购买,因为消费者提到某个品类时,自然就会想到本品;
▪渠道大渗透,关键在于提升购买的便利性,防止消费者因买不到/不容易买到,而轻易转向其他品牌。
渗透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指标,竞争环境中,它不会因为时间增加而累积达到100%。
张杏
一个前提:品牌的生命力需要通过提升「渗透」不断供血
在营销科学的概念体系里,我们认为品牌是有生命力的,它的生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方面,通过持续地投入,积累品牌美誉度,它的生命力可以实现正向的增长;
▪ 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容易遗忘,随着时间推移,如果品牌没有重复触达消费者,它就的生命力就会负向消减。
为了基业长青,持续地占领消费者心智,品牌就要持续的增加投入,以保持较高的市场渗透。
方骏
一个共识:数字时代大渗透必须做
从代理商视角观察,对于大渗透本身的必要性和价值,相比15年前,广告主虽然在细节落地层面有分歧,但整体而言,他们还是普遍认为: 大渗透必须做。
▪ 大渗透的作用和目的就是最终找到购买/潜在购买人群。同时,为了维持成果,需要保持一定频次的广告触达。具体的频率或频次设定,则取决于目标和成本之间的权衡。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做大渗透,仅凭营销人员自身的经验,很难真正找到购买产品的目标人群。
▪ 举个例子,某户外品牌此前推出了一款售价较高的冲锋衣,目标用户瞄准的是半专业或专业的登山队员,但最终的销售数据却显示,购买它的更多是城市白领人群。究其原因,是因为身处钢筋水泥中的白领,对登山抱有美好的想象,购买冲锋衣能够满足他们无法实现的一种情感,由此还引发了白领穿冲锋衣的潮流。
穿越周期的背景下,大渗透就显得更为必要,因为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在云化,他们此前建立的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已经消减,新的参照群体正在成形,品牌目前的目标用户还是以前的目标用户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企业就必须用大渗透重新圈选目标人群。
刘鹏
一个事实:数字环境下,大渗透不能局限于品牌和渠道
营销方法论的历史,不过百年时间,到了数字时代,广告以及营销又经历了一场巨变,这个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一个深刻变化,是品牌塑造和产品的推广应该分开,它们的结合已经不能适应今天数字化的营销方法及节奏。
▪比如疫情下,虽然有些品牌遭遇了挑战,但有的品牌却在快速增长,比如某快时尚服装电商,很多人认为它并不具备品牌力,但它的销售力大家却有目共睹。
▪
再比如跟某快消品牌增长负责人交流后,我发现它在品牌建设和产品营销上目前走的是两条路线。品牌建设层面,往往会剥离产品,聚焦于培育品牌调性、用户情感;产品设计以及推广,则采取的是数字时代的新方法论,即快速上新-小规模测试-工厂下单批量生产。
▪
上述提到的服装电商每天都会上3000多个新品用于测试(并不付诸生产),快消品牌的上新也遵循这个逻辑,预推广期用于测试,接收用户反馈后再大范围普及。
可见, 在数字化的环境里,营销已经不仅限于品牌和渠道的渗透,而是更深入的嵌入到前端的设计和生产环节,形成了持续流动、不断迭代的闭环。 这样的背景下,品牌就必须从产品中抽离,在更高的世界观层面发挥作用。
刘鹏
一个趋势:数据时代,经验主义正让渡于数据主义
以往,大规模的用户触达及对应的营销策略,主要依赖营销策略部门或品牌负责人的经验。但近期,腾讯广点通下线了行为兴趣意向和支持竞价投放的人群包,代表着广告主后续将无法圈选自定义人群包,这背后隐藏的信息,其实是触达方法论的变化。
即 人的经验正在让位于数据或者说智能的机器,数据主义正在替代经验主义,后续的广告投放,将更多依赖于数据探查后圈定的目标人群,而非人为圈选的人群。
▪ 比如,一个卖鞋的品牌,最开始使用标签圈选了一部分人群进行定向投放,长时间投放后转化率一直很低,去掉标签通投后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鞋卖的非常好。后台查询后才发现买这款鞋的主要是同性恋人群(因为鞋的鞋带儿是彩色的),而此前,它圈选的主要是爱运动的学生人群。
可见,数字时代,大渗透的方法需要升级迭代,而种种趋势和现实的案例都指明了一个方向: 渗透的策略应该由人的经验让位于人机结合,或者完全依靠数据和机器。
人机结合的好处在于,能够真正基于数据找到产品的潜在人群,减少错投导致的浪费,品牌建设的成功率也会更高。
另外,基于此我的一个预判是:未来横扫大品类的大而全品牌将不具优势,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清晰调性的小品牌,通过数据主义和人工经验结合,将吃掉大品牌的很多市场。
谭北平
一个共识:大渗透的实施方法需要基于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升级
刘老师关于渗透方法升级的观点,其实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大渗透的价值和必要性,即:
很多品牌或产品,并不真正清楚谁才是自己的目标用户,而准确的定位,往往是在市场上广泛摸排后才能确定的,如今,数据的可获得让摸排更能看到效果。
任何营销理论都不能脱离时代背景空谈,HBG中的大渗透,其时代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对于谁买了产品,品牌是不得而知的,只能通过漫长的调研获取模糊的消费者画像。但如今的数据环境下,画像获取的精度和速度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从产品设计到上市推广再到转化购买,品牌都可以即时收到卖的好与不好的反馈,从而调整目标人群及选用的媒体。从时代背景变化的角度看,大渗透确实需要革新。
张杏
一个前提:企业需要权衡内外部的投资回报
和任何投资一样,营销投资也要权衡成本带来的收益。从博弈角度看,如果市场上的10个商家都认可大渗透理论,并一起大规模投放广告,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流量水涨船高,反过来限制品牌增加营销投资。
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还需要权衡研发投资和营销投资之间的关系,如果企业将大量投资用于开拓市场,研发创新可能受影响,从而导致其在资本市场表现欠佳。
所以从资源权衡角度看,不管在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与外部竞争对手之间,都存在着非常现实的关于资源的动态博弈, 营销部门不仅要和设计、研发等部门协调资源,同时也要考虑外部市场的竞争状况,从而设定不同的参数,确定大渗透投资的规模和频次。
总体而言,大渗透的规模和频次因行业因企业而异。
谭北平
一个探索:多种触点组合,找到更优的大渗透投资方法
如张教授所言,在有限的广告资源面前,品牌的博弈必须考虑成本。传统媒体时代,拿到央视标王或电视台的黄金广告位,可能就意味着品牌更广泛的认知度及销量保障。
这也是大众媒体时代,大渗透的一个潜规则:即只有大企业孵化的大品牌才有能力买到强势资源,从而赢得市场优势,小品牌根本玩不起。但数字时代,资源的去中心化、注意力的分散,为小品牌灵活打开市场创造了机会,此时,因为资源过多投向大平台或尾大难掉头,大品牌反而失去了优势。这也是大量新锐品牌因为使用社媒种草、DTC、私域流量快速崛起的部分原因。
但到了经济下行周期,小品牌获取的小范围市场就会面临挑战,此时通过大渗透获得更广泛的规模化增长,反而又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营销方法。
这背后是否隐含了一个营销路径,供大家探讨: 数字时代,新锐品牌可以通过抖音、小红书种草,或者DTC快速培养种子用户,占领部分圈层,站稳脚跟,但想要穿越周期实现增长,还是要回归到通过大渗透不断获取新用户,实现规模化增长的模式中来。
以大渗透为目标,实现渗透的方法有很多,这其中,广告、社媒、内容营销等都是拉新的主流触点,但相比广告,其他形式能覆盖的人群还是有限,广告投放可能还是大渗透最具性价比的方式。
为了实现投入产出的最优,品牌需要在动态中不断找到更好的触点组合。
刘鹏
一个补充:渗透的目的除了拉新,还有获取正向数据反馈
渗透的目的除了提高认知和拉新,在数字环境下,还要获取数据反馈,从而更有效的实现下一轮渗透。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 「渗透的正向反馈」 ,意思是 品牌投入大量资源做大渗透后,需要得到正向的数据反馈, 比如某服装电商每天上3000款新品,目的在于快速试错,获取用户喜好的反馈,从而快速决策批量生产。
这也是大渗透在当下的一种进化,呼应上文的观点,即大渗透已经告别了拍脑袋靠经验决策的时代,进入了需要依靠模型、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的时代。
方骏
一个现实:数字时代尚未建立产业化的大渗透框架
HBG大渗透诞生的时代,是21世纪初,即大众传媒时代,当时的产业化主要通过电视实现,基于电视这一主要媒介,大渗透衍生出了reach、GRP(总收视率)等核心指标,并按照CPRP(收视点)普及了采买。
这个时代已经过去, 新时代的大渗透产业化框架目前仍在努力构建,处于已经有曙光但还未完全成型的阶段。 这方面,一个核心痛点,在于统一计算不同媒介的mixreach,但因为不同的媒介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广告主采买更多的非标资源,导致计算mixreach有很大的挑战。
目前的1.0阶段,解决的主要是等效曝光和曝光去重的问题,之后的2.0阶段,则需要重点解决效率提升的问题,即打通渗透到转化的反馈链路,实现更及时的反馈和优化。
总体而言,新时代建立大渗透产业化标准共识的难度以及时间跨度都很大。但这也是中国营销人的机会。
张杏
一个探索:实践+实验的敏捷营销
媒介形态的多样、不统一,以及越来越难获取的消费者数据,加大了大渗透的归因难度,当共识难以达成时,我们可以回归最基础的方法,通过实践+实验找到更优的触点组合。
这也是目前营销行业倡导的敏捷营销的具象应用,通过快速测试,获取数据反馈,找到最优解。
刘鹏
一个预判:不具备数字基因的传统品牌可能败下阵来
未来在的竞争中,能够胜出的,将是数字原住民品牌,传统不具备这一基因的品牌会败下阵来。
▪ 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品牌在大渗透方面,无法从根本上构建完整的数据链路,它们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无法与数字品牌相比;
▪ 二是如上文所言,数字媒介发挥的功能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调动人财物,基于此,大渗透的目标也不能局限于提升认知和拉新,而是要构建数据反馈的闭环,实现迭代式传播。
数字品牌因为具备这一基因,能够打通营销-设计-研发-库存管理的全链路,整体更具效能优势,传统品牌则因为数字基因缺失以及组织形态不适应这样的转变,更容易败下阵来。
谭北平
一个关键:当下大渗透的核心在于提升头脑及数字化外脑的可得性
大渗透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各种资源覆盖、触点组合去触达尽可能多的人,实现品牌头脑份额和渠道份额的双领先,并认为强者恒强,只要实现了SOV(Share of voice)的领先,就能实现市场份额的领先。
数字化让产品购买极易获得,抹平了大中小品牌在铺货方面的差异,相比之下,驱动需求的头脑份额的竞争就更为重要。
如今,大渗透提升头脑份额,不止通过TVC实现,植入、社媒,以及不断出现的IoT等媒介都可以纳入选择,大渗透还体现在将品牌相关的内容发布到尽量多的渠道,让任何有需要的人在各种场景上都能在互联网外脑中接触到品牌。
但这些不同形式的媒介如何评估ROI,背后有大量工作需要营销人去探索。整体而言,可以把握几个原则:
▪ 相信大渗透带来的品牌势能能够持续驱动增长,帮助品牌穿越周期。
▪ 综合考虑各种传播触点的组合,尝试新的流量洼地。
▪ 综合把握成本与触达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