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中国为何被称为“神州”?

时间:2022-05-04 11:09:11 热文 我要投稿

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诗词中常见“神州”二字,下面列举几条,供大家品味。

灭胡意气嗟谁许,泪尽神州赤县图。——出自南宋·陆游《官居书事》

更来太武上头望,雨湿神州望故乡。——出自现代·于右任《望雨》

戎马南来皆故国,江山北望总神州。——出自清·钱谦益《西湖杂感》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出自清·谭嗣同《有感》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出自近代·孙中山《挽刘道一》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出自现代·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神州岂止千重恶,赤县原藏万种邪。——出自现代·毛泽东《七律·读报诗之一》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出自近代·李大钊《丙辰春,再至江户。幼蘅将返国,同人招至》

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出自现代·郁达夫《秋兴》

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石头。——出自近代·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我最喜欢的含有“神州”的是那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由南宋辛弃疾所作: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中国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驺衍的人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神州有九州: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区。宋代绘制《九域图》即中国地图。

《绎史.黄帝纪》:“自神农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之等,黄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神农及以前辖有大九州——与神州等同的州,分别是神州,迎州,戎州,合州,冀州,柱州,玄州,咸州,扬州。从《山海经》来看,大九州之说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先民早就分布到世界各地,以北亚、东南亚、太平洋诸岛和美洲为最多。从考古发现来看,细石核的年代以华北最早,西伯利亚、日本、北美西部细石核绝对年代依次递减,是华北人迁移的路线。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中国先民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海外,体现在文物、语言、民俗上,有领人信服的证据,只是多数人对此缺乏专业知识,但不应妄称不可信。即使不是直接管理大九州,中国先民在太昊、神农时代向外迁移,其足迹达到世界许多地方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先列中国名山大川......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一般认为中国古代以中国为天下,并不是事实,中国仅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或九分之一,古人知道世界很大,所以有大九州的说法。有人说赤县神州得名于炎帝神农。《山海经》的《五藏山经》与神州的范围大致相当,《海外经》《大荒经》远及海外,《淮南子.地形》所列九州相当于大九州,其它地方谈到九州均是指赤县神州。

《尚书.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舜分全国为十二州,尧时洪水滔天,共工、鲧治水失败,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治服洪水的同时划定了九州,有人说禹治九州,是《左传.昭公四年》的:“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此为"小九州",其地域不出晋中、晋南、豫西、陕西东南。这种观点是疑古的产物。“九州之险"并不是九州的全部,“小九州"之说以偏盖全,低估了大禹的功绩。《禹贡》所载山川、地名,如三危、碣石、彭蠡、山民山、不仅比“小九州”大,也比一般人所说的“中原”要大。考古学上应当明确:尧舜禹时代有共主,有诸侯,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有不同的义务,考古学文化面貌不同,在情理之中,据这些不同就说夏的疆域仅限于“小九州”一带,是不切合实际的,名义上臣服的方国,不可能完全接受共主所在方国的文化,但文化从中心地带向外扩散,也能影响邻近的方国,这倒是可以理解的。

《禹贡》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尔雅.释地》无青州、梁州,有幽州,晋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无徐州、梁州,有幽州、并州。这种分歧可能与“十二州”的合并有关,后世史地著作多以《禹贡》九州为准。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