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孟达大结局?

时间:2022-05-02 06:37:05 热文 我要投稿

孟达本是蜀将,受刘备养子刘封节制。由于刘封跋扈嚣张,把孟达的私人乐队都占为己有,孟达一怒之下,给刘备留了一封信后,便向曹丕投降了。孟达降魏后,深受魏文帝曹丕的赏识与宠幸,与尚书令桓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等交情不错,这些年也混得有模有样,坐镇魏蜀吴三国边界附近的新城,监视蜀国与吴国的一举一动。

不料世事难料。几年后,曹丕驾崩了,桓阶、夏侯尚等人也相续过世,孟达风光的日子也一去不返。他开始受到新权贵的排挤,内心郁郁寡欢。孟达是个有心机的人,隐隐感觉曹魏帝国已经容不下他了,不如早作打算,便暗地里与蜀、吴两国保持联络,这也是希望在必要的时候,能得到蜀、吴两国的帮助。

第二,孟达与诸葛亮秘密往来

说实话,诸葛亮不喜欢孟达这样的人,反反复复,唯利是图,哪有君子风范呢?讨厌归讨厌,值此特殊年代,多一个朋友总是多一个敌人好吧。于是他写了一封密信给孟达,劝他归降。孟达不由得心里一动,他对诸葛亮有好感,当年凌辱他的刘封,就是在诸葛亮的坚持下被赐死。

双方互通信使,来回几次后,孟达暗中答应诸葛亮:时机一成熟,自己便起兵响应。然而,诸葛亮却看透了孟达,他只是在盘算着利益的最大化:是投靠蜀国呢,还是投靠吴国,或者自己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呢?

为了逼迫孟达趁早起兵,诸葛亮耍了一个诡计:他故意把孟达要起事的消息泄露给魏兴太守申仪。

第三,申仪向朝廷举报孟达

申仪是什么人呢?孟达的死对头。

孟达与申仪的矛盾由来已久,两人势同水火,毫不相容。究竟他们结了什么怨,以致如此深仇大恨呢?

起初孟达是蜀国大将,申仪是魏国官员,他哥哥是魏国上庸太守申耽。孟达率兵攻打上庸,申仪与他的哥哥放下武器,向蜀国投诚,后被封为西城太守。后来孟达投降魏国,反过来攻打蜀国,这时身为蜀国官员的申耽、申仪哥俩只好又投降了魏国。你想想,申仪两次被孟达攻打,两次投降,颜面全失,要不是自己投降得快,说不定都成孟达的刀下之鬼呢。

政治斗争是尔虞我诈的,各方都有自己的盘算。孟达迟迟不起兵,诸葛亮派一个名为郭模的部下,假装向申仪投降,和盘托出孟达的阴谋。诸葛亮的用意是很明显的;逼孟达速速起兵,宣布脱离魏政权。

申仪获悉孟达图谋不轨,心中大喜,报复的机会来了,快马向朝廷检举揭发,同时告知驻扎在宛城的司马懿。

第四,司马懿设计稳住孟达

司马懿一看,倒吸口凉气。

要是孟达叛反,魏国就麻烦了。孟达驻守的新城郡毗邻蜀、吴两国,有武当山作为屏障,地形险峻,要是得到蜀、吴的军事援助,不容易攻克。怎么办呢?军事决战,首先在于智谋决战,谋高者胜。镇压孟达,必须快、准、狠,在他下定决心起兵之前彻底解决。现在孟达阴谋败露,随时可能起兵,必须先设法把他稳住。

怎么稳住孟达呢?

司马懿先是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决不相信孟达会造反,那都是蜀国人的反间计罢了。在信中,司马懿写道:“以前将军弃暗投明,脱离刘备,效力朝廷。朝廷把疆埸重任委托给将军,任凭将军规划攻略蜀国的计策,真可算是推心置腹了。蜀国上下,无不对将军咬牙切齿,诸葛亮早就想消灭您,只是苦于没有办法。如今申仪听了郭模的一面之辞,这种大事,诸葛亮怎么可能轻易泄露,郭模哪能那么容易得知内情呢?”

正当孟达焦头烂额,想要仓促起兵之际,司马懿的信不期而至。孟达阅信后不禁松了一口气,从司马懿的语气中可看出他对申仪的检举不以为然,这就意味司马懿的部队不会很快兵临城下。

第五,孟达对局势出现严重误判

现在孟达放心了,又打起太极,似乎为自己能在诸多势力之间游走而沾沾自得。他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说:“司马懿在宛城,距离洛阳八百里,距离我这儿一千两百里。他听说申仪告发我要起事,定会先上奏朝廷。从宛城与洛阳一来一回,起码得拖上一个月。到时我的城池已经防守坚固,各军也做好准备。我这儿地形险峻,司马懿肯定不会亲自前来,要是派别的将领来,我根本就不担心。”

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孟达是比较忌惮司马懿的,明白此人老奸巨猾,足智多谋。但他还是过于乐观了,对形势做出两个致命的误判:其一,他相信司马懿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发动进攻;其二,他认为司马懿不会亲自前来。

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孟达为自己的判断沾沾自得时,司马懿的精锐部队正昼夜潜行,直杀奔新城而来。司马懿果然手段老到,他两手准备:在写信稳住孟达的同时,当机立断出动大军,绝不拖泥带水。有些将领提醒司马懿说,孟达与蜀国、吴国都有往来,应该先侦察其动向,再考虑动用武力。司马懿斩钉截铁地说:“孟达是个没有信义的人,现在正是他迟疑不决的时候,我们应该乘他还没下决心,先下手为强,迅速解决他。”

司马懿对人性有很深的认识,像孟达这种人,谈不上对谁忠诚,只在乎自己的利益罢了。只是孟达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栽了跟头。

第六,兵贵神速,司马懿杀孟达

司马懿进军之神速,远远超乎孟达的想象。

八天。

仅仅八天的时间,司马懿就兵临城下了。

孟达乱了阵脚,他赶紧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信中写道:“我起事才八天,司马懿就兵临城下,怎么如此神速啊!”言下之意,希望蜀国方面能给予必要的援助。然而,司马懿的快刀名不虚传,他没有拖拖拉拉,马上组织大军攻城。

当时孟达的城池三面临水,他还在城外修有木栅防御工事。不过,看似险要的地形根本没法阻挡司马懿的进攻。司马懿先声夺人,渡水后迅速攻破木栅,直捣城下。他知道必须速战速决,否则若蜀、吴派出援兵前来,势必陷入持久中。在他的严令之下,魏军从分八路,昼夜进攻。

在司马懿的猛攻下,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为了自保,打开城门向魏军投降。司马懿的部队冲入城内,擒杀孟达,把他的脑袋砍下送往京师。孟达麾下一万多名官兵被俘,全部押往宛城。

孟达自诩坚不可摧的城池,只坚持区区十六天就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