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关心的话题也很集中,比如——
孩子读了很多书,可都是水湿地皮,读了个寂寞,怎么办?
看很多育儿文都说阅读为王,说得可玄乎了,可是阅读能力到底都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好嘞,今天咱们就继续聊聊,家长具体怎么做,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有不少朋友给娃买过《美国阅读技能训练》之类的书,里面提到的什么“预测predict”“推断infer”“联系connect”,特别有高大上的“学术范儿”,就是具体操作上跟汉语学习还是有点水土不服。所以跑来问我:为什么咱们语文教学就没有这些工具呢?
怎么没有啊?不光有,还都写在小学语文课本里了呢!
01
我总结过中文和英文阅读技能,发现在实际的教学层面,不同国家教育系统的阅读策略还是比较聚焦的。
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提出过16种阅读策略,包括预测、总结、分析结构、图像组织化、批注统整、联结等等。
在中国,有一项传统的阅读技能,就是批注。大家看一些古代作品,会有“批注本”,就是名家批注过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现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根据不同年龄段,主要提出了预测、提问、联结等阅读策略的要求。
三年级的主要阅读策略是:预测。
四年级的主要阅读策略是:提问。侧重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五年级的阅读策略是:提高阅读速度。
六年级的阅读策略是:有目的地阅读。侧重点包括根据阅读目的,收集资料,选择材料。
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学语文对阅读的要求就像爬楼梯一样,呈现梯度上升。
还有的论文里把小学语文涉及的阅读策略概括成一张表格,大家看起来可能更直观。这,就是小学阶段对于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
02
在语文课本的编排上,也突出了阅读策略的学习。
从三年级开始,小学语文课本增加了一个单元,就叫“阅读策略单元”。
翻译成通俗的话说就是教你训练阅读的方法。
比如这是三年级的“阅读策略”任务: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其实就是英文阅读技能中的predict,只是换了个“马甲”而已。
那么,预测的能力对于孩子阅读有什么帮助呢?
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同时为了预测得更准确,读书也更仔细了,注意到更多细节。
在语文课本里就有一些对于“预测”的训练:
看到书名《躲猫猫大王》《夏洛的网》,猜猜可能写了什么。
根据文章内容的线索,预测后面会发生什么。
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怎么样,这样的阅读训练是不是一下子就变得具体,容易操作了?
课本里藏了这么多宝贝等待去发现,可不要嫌弃人家外表不够高大上,实际上用处大着呢!语文学习要吃透课内,可不是光说说而已哦。
03
那么,我们在家庭中,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呢?
我在这里就用“预测”“推测”和“提问”这三个比较基础的阅读策略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预测和推测(也叫推断),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其中的区别。
预测,就是根据标题、文字内容、插图等已经给出的信息,去猜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比如,语文课本中有一则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盘古在混沌一团中醒来,四处都黑乎乎的,闷不透气。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预测”,接下来,盘古就应该要动手改变这个状况了。
而推测,也叫推断,是根据书里已经给出的信息,再加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去猜想书里并没有提到的信息。
比如同样是盘古开天地,盘古劈开了混沌一团,把天和地分开。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推断盘古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勇敢无畏。
而提问策略,可以通过问题的推动,让孩子对文章理解更深刻。
仍然用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来举例。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提问:
为什么盘古要撑起天,脚踏地,坚持一万八千年?
也可以联系经验来提问:
在中国神话里,是盘古创造了美丽的世界。那么在世界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的神话呢?
还可以联系文章内容来提问:
盘古醒来时,世界还没有诞生。为什么他的身边会有一把大斧头?
怎么样,看完了这些介绍,是不是对于如何带娃读书不再是一头雾水,心里也有谱儿了?
我给大家还准备了几个普遍适用的问题,平时也可以用起来。
1,看到故事的题目,你觉得可能写了什么?
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3,这些人物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4,我们来猜一猜,故事下一步会怎么发展(人物接下来会做什么)?
5,你觉得这个人物是个什么样的人?
6,你觉得这个故事的哪一个部分最吸引你,为什么呢?
7,这个故事跟你猜想的一样吗? 如果让你来写这个故事的结尾,你想怎么写?
建议大家也不要机械地使用这些问题,每次都要一个不落地问孩子。还是那句话,阅读,是兴趣为王。咱们学习阅读策略的基础,是保护好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策略的框架下,通过问题,帮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提升阅读的兴趣,这才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要完成的任务。
好啦,关于阅读策略和其他阅读相关的问题,大家也不要潜水啦,赶紧来留言讨论一下吧!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