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春夏秋冬治疗咳泻的外用药.pdf

时间:2022-04-23 00:48:29 热传 我要投稿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急性腹泻等病的外用药物,具体地是一种春夏秋冬治疗咳泻的外用药。 气管炎、支气管炎、急性肠炎为小儿多发病症,中西医的治疗方法大都是对症处理,一般是输液5-7天,兼口服一些抗病毒、抗菌、消炎的西药或中成药。这种治疗方法总的说来是有一定疗效的,尤其对症状单一的急症患者。但上述治疗方法疗程长,一般5-7天输液,患儿不易接受,内服药还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患儿四季患病原因不同,治疗却是相同的手法和药物。而且针对我国广大老、少、边、穷地区而言,治疗过程长,且费用高,所以许多患儿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儿易接受、使用无不良付作用、价廉、效高,可针对患儿四时不同症状、疗效稳定的春夏秋冬治疗咳泻的外用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春夏秋冬治疗咳泻的外用药物,包括下述配比(重量份)的原料: 净麻黄5-10全细辛5-10五倍子5-10金不换2-5 雄黄2-5两面针10-15鹅不食草10-15 红枣10-20大生地10-30蜂蜜10-30 将上述净麻黄、全细辛、五倍子、金不换、雄黄、两面针、鹅不食草共研,过100目筛成细药未待有用;将红枣去核和大生地捶捣成浆泥和待用地细药未及蜂蜜,继续捶捣成药饼。 春天加入荆芥,其用量为(重量份)5-10 夏天加入冰片,其用量为(重量份)3-5 秋天加入杏仁,其用量为(重量份)5-10 冬天加入肉桂,其用量为(重量份)3-5 腹泻加入吴芋,其用量为(重量份)5-10将上述药物填入患儿的神阙穴即可。 本发明组方药物合成润肺、祛风、止咳、化痰、抗炎、抗过敏,药物归经等作用。神阙穴是胎儿先天时受母体气血之处,位于任脉之上,其气上达肺、下达于肾,且表面角质层脆薄,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直接相连,故敏感度高、通透性好。中医治病强调辩证论治、理、法、方、药、天、地、人“整体观”,天时包括四时、春、夏、秋、冬,人体疾病,特别儿童,四时气候(因生长、发育未全),还未适应,易受四时风、寒、暑、湿。本发明药物结合中医治疗特色,春主风、夏主暑、秋主燥、冬主寒、肺主肃降,皮毛,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理病理关系。药物归经理论,分别论治,药物又容易溶化,易吸收、易接受,使用无不良反应,价兼、效高。 下面结合临床资料具体说明本药物的效果。 临床资料 1997、2-1998、10,治疗儿童支气管炎1800例,腹泻160例,其中男性1150例,女性650例,年龄35天-9岁,病程1-7天。 诊断标准 患儿有咳嗽、喷嚏、鼻塞流涕、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痉咳。苔薄白或淡黄,指纹风关浮红、浮紫。 治疗方法 经诊断后,先用70%的酒精棉球神阙穴消毒,稍等,取药适量,填平神阙穴,胶布固定。 疗效标准:特效:敷贴12小时后,咳嗽腹泻得到明显控制,24小时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敷贴24小时后,咳嗽、腹泻减轻,48小时后,基本不咳、不泻。72小时基本痊愈。无效:敷贴3天后,咳嗽、腹泻没减轻,或改变不大 治疗结果:其中特效960例,显效968例,无效32例。 实施例1;净麻黄5g、全细辛5g、五倍子5g、金不换15g、雄黄2g、两面针10g、鹅不食草10g及荆芥共研,过100目筛成细药未待用;将红枣10去核和大生地20g捶捣成浆泥和待用的细药未及蜂蜜30g,继续捶捣成药饼。 实施例2:净麻黄5g、全细辛5g、五倍子5g、金不换15g、雄黄2g、两面针10g、鹅不食草10g共研,过100目筛成细药未待用;将红枣10去核和大生地20g捶捣成浆泥和待用的细药未及蜂蜜20g、冰片5,继续捶捣成药饼。 实施例3:净麻黄10g、全细辛5g、五倍子5g、金不换15g、雄黄2g、两面针15g、鹅不食草15g及杏仁10g共研,过100目筛成细药未待用;将红枣10去核和大生地20g捶捣成浆泥和待用的细药未及蜂蜜10g,继续捶捣成药饼。 实施例4:净麻黄5g、全细辛5g、五倍子5g、金不换15g、雄黄2g、两面针10g、鹅不食草10g及肉桂5g共研,过100目筛成细药未待用;将红枣20去核和大生地20g捶捣成浆泥和待用的细药未及蜂蜜30g,继续捶捣成药饼。

实施例5:净麻黄10g、全细辛10g、五倍子10g、金不换20g、雄黄5g、两面针15g、鹅不食草15g及吴芋10g共研,过100目筛成细药未待用;将红枣15去核和大生地20g捶捣成浆泥和待用的细药未及蜂蜜20g,继续捶捣成药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