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素问

时间:2022-04-11 14:52:05 热传 我要投稿

《素问》(拼音:sù wèn;英文:Plain Questions),中医基础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组成部分。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共9卷81篇。《素问》之名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该书论述了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五运六气,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人体生理病理,各种疾病的病因、诊断、治则、药物性味功效、配伍制方、各科病症、针灸及各种治法,养生之道等;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五行法则、脏腑经络理论贯穿始终。故与《灵枢》同为中国医学的生理学、病因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方剂学、药理学及临床各科的辨证施治原则等奠定了基础。是中医学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注本最早为隋代全元起注本,但宋以后便亡佚了。现存版本中较为完善者是唐代王冰注本,称《黄帝内经素问》,共24卷,81篇,后经宋代林亿校正,孙兆改误,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1949年后有排印本。

内容简介

《素问》各卷主要内容为:卷1、2为养生和阴阳五行学说,卷3为脏象,卷4为治法,卷5、6为诊法,卷7、8为病机,卷9~13为疾病,卷14~18为腧穴和针道,卷23、24为治则与医德。以上涉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突出地阐释了阴阳五行学说、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整体观、脏腑气血功能、病因病机、疾病治则治法等,是《素问》的精华内容所在。

《素问》所创立的中医理论,是我国古代医家在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能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贯穿全书的主要理论有如下几方面。

1.阴阳平衡论

阴阳学说本为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内经》的作者将其引人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各种问题。

在生理方面,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生气通天论》),认为人体的阴阳双方应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如果阴阳平衡失调,则导致疾病发生。其病理表现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调经论》)。此为中医的病机总纲。

在诊断方面,“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应象大论》)。即用阴阳分析四诊获取的症状和体征,将阴阳作为表里、寒热、虚实辨证的纲领。

在治疗方面的大法是“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至真要大论》)。所谓“平”,即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治法,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以期恢复阴阳的平衡协调,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素问》的阴阳平衡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2.邪正盛衰论

邪正盛衰理论取法于古代的军事思想。《素问》将这一思想引入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邪、正双方的盛衰。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评热病论》)。必须提高人体内“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刺法论》)。这是中医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至于增强正气的方法,《素问》中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天真论》)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上古天真论》)。以上论说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邪正盛衰的辨析,直接关系到判定病证的虚实和预测疾病的转归。“邪气盛则实,精气(正气)夺则虚。”(《通评虚实论》)。不同的疾病又有不同的虚实表现。《素问》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热病、风病、寒病、咳病、疟病、厥病、痹病、疾病、腹中诸病等各种病证的虚实表现,并在《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总结出“五实”、“五虚”的基本证候。虚实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三部九候论》)。辨析邪正盛衰的思想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治疗。后人本此原则创立了诸多相应的方剂,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

3.天人相应论

“天人相应”是古人深人细致观测与考察天文、气象、地理环境等得出的一个观点。《素问》吸收了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人体与自然界紧密联系起来,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宝命全形论》)。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调经论》)。

《素问》体现“天人相应论”有如下4方面的内容:一是五运六气学说,在《天元纪大论》等七篇大论及《素问遗篇》有详细论述。运气学说认为,周期性的气候变化对生物及人类疾病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医生必须注意每年的“气运”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二是探讨了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如果季节气候发生异常,六淫病邪就会侵犯人体而出现季节多发病,或病邪潜伏体内后时而发。如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飨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阴阳应象大论》)。因此临床必须“因时制宜”辨治疾病。三是探讨了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方域不同则患病各异,治法亦当有所区别。如《异法方宜论》分析了四方不同的疾病和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因地制宜”提供了理论依据。四是提出了一日之中人体阳气的运行规律:“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生气通天论》)。人体发病也会出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例如临床上小儿外感发热多出现这种情况,若患儿上午诊病,医生以为发热已愈而不再用药,常会贻误病情。

流传版本

《黄帝内经》18卷最早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而将《素问》《灵枢》合称为《内经》,始自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素问》《九卷》之名则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但是在现存文献中,直到晋代王叔和《脉经》才出现其原文。这一时期皇甫谧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内容分门别类,撰成《针灸甲乙经》12卷。齐梁间人全元起首次训解《素问》时,该书只剩八卷,可能已经亡佚了一卷。

隋唐时期,《素问》《针经》各有多种版本流传,以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和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影响最大,其中王冰对《素问》传世本进行了篇卷的较大调整和文字的校注增删,并补入七篇大论。王冰次注本由于改动较大,所以与前期《素问》传本有较大的差别。

《素问》传本至宋代,出现很多错讹,宋仁宗嘉祐年间,高保衡、林亿等奉诏整理医籍,林亿等参阅众本,正谬误,增注义,重新校正王冰次注的《素问》,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此本成为后世《素问》刊行的定本。

《素问》现存最早版本是金刻残本,尚存11卷;通行本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武陵顾从德影宋刻本。1949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和排印本出版。

校注、整理

齐梁全元起的《素问训解》为最早注释《素问》的著作,原书宋以后己亡,部分文字保存在现行的通行本中。王冰重新编次注释《素问》,订为24卷,增补了以五运六气为主要内容的七篇大论,于唐·宝应元年(762年)撰成《次注黄帝素问》。北宋林亿等人在王冰次注本的基础上,据全元起《素问训解》和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等传本进行校正,正谬误6000余字,增注义2000余条,书名题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至此《素问》文字基本定型。宋刘温舒(一说作者佚名)补入《素问》的“本病论”“刺法论”2篇,被学者认定为伪文。明吴昆著《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又名《内经吴注》),每篇首先简述全篇大意,再分段注释,对《素问》生理、病理、脉法的阐述,常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清代,高世栻在参与老师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的编注后,颇有心得,自撰《素问直解》(又名《黄帝素问直解》),别具特色;张琦参考黄元御《素灵微蕴》、章合节《素问阙疑》,参以己见,撰《素问释义》;高亿的《素间直讲》(又名《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每篇首记大意,次引原文,再列注释和浅讲。

至现代,在单独整理《素问》方面比较突出的有南京中医学院以解题、原文、注释、语译、按语形式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1959年出版。郭霭春主编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广收历代50余种《素问》善本作校本,博采70余种类书及宋元以前医书。

此外,历代全文校注《素问》和《灵枢》的著作也为数不少。唐代杨上善编撰《黄帝内经太素》,首次对《素问》《灵枢》进行分类编次和校订注释,此书去古未远,校注严谨通达,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明代,马莳著《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最早校注《灵枢》全文,在经络、腧穴和刺法等方面发挥较多。张景岳历时40年整理注释《素问》《灵枢》,著成《类经》,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不少新的见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