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最慢的火车,
几代人的回忆飞驰而过
今天是春运的第一天。
过年回家,是中国人的传统。
从今天起,天南海北的人们便该陆续启程,奔赴千里,跨越山河,踏上归乡路。
这是每年春节前,中国大地上固有的一出大戏。
在北京工作的小周,正是春运大军中的一员。从北京到老家呼和浩特,高铁只需2小时,随便刷刷手机,旅途很快便结束了。
这和早几年的体验截然不同。
那时他还在上大学,回一趟家,先要去火车站排起长长的队伍,然后再在逼仄的绿皮火车里待够9个钟。全程下来,不是坐到屁股酸痛,就是站到腿也肿胀……
这不是个例,很多70、80后应该都深有感触。
在高铁真正普及之前的几十年里,连接起在外的人们和故乡的纽带,就是绿皮火车。
那会的春运,就是在千军万马中挤上车,是不折不扣的体力活。
“争议中的绿皮火车”
到了近十年,高铁普及之后,极大地缩短了旅途时间,车厢也变得宽敞舒适。
于是有的人不理解了:高铁已经如此方便,为何还不取消绿皮火车?
前段时间,这个问题还吵上了热搜。
支持取消绿皮火车的人,大都离不开三个字——脏、慢、差。
仿佛一提起绿皮火车,就会唤醒藏在人们身体深处的可怕记忆:
夏天,闷热的车厢里,只有一顶吊扇无力地转动,人体的汗味,脚臭,趁机钻进鼻子里。
冬天,薄薄的车壳完全抵挡不住寒风的袭击,人们只好瑟缩一角……
凡是搭过绿皮火车的人们,都不愿再提这些糟糕的体验。
但更多的声音,喊着“不应该”。
因为,并不是谁都能不眨眼地买下一张高铁票,
一张高铁票的价格,可能够他们坐好几趟绿皮火车。
尤其是对那些住在偏远山区的人们而言,绿皮火车就是连起他们和外界的通道。
一位在上海求学的学子曾回忆道:
当年他从新疆到上海求学,一年往返两次,要么硬卧,要么硬座,一趟下来要两天两夜。
那时候,他随着绿皮火车穿过大半个中国,一路上看着窗外:
从满目苍凉的戈壁滩,到蜿蜒盘旋的群山,再穿过无数个隧道,来到肥沃的平原,一直到东部的大城市……
他才意识到:这个世界,有多么宽广。
所以,即便再累,心里也觉得值了。
他也只是得益于绿皮火车的万千人中的一员,还有更多人的生活,是离不开绿皮火车的。
如四川的大凉山,一路惊险,铁路沿线是穷山恶水,山势陡峭,地形和地势极其复杂。
成昆铁路,便是当地人们的生命线。
图 | 成昆铁路
比如5633/5634次列车,从四川普雄到攀枝花,停靠26个站,全程票价25.5元,最低只需要2元。
这辆慢火车,所有细节都充满了人情味。
工作人员考虑到沿线群众的日常的赶集需求,允许人们携带超过规定的大件行李;也允许人们带着家禽牲畜上车,一切只为让人们能够顺利赶集赚钱。
此时,绿皮火车就像是一个移动村庄。
它将人们运出去,帮助山区里的人们脱贫致富。
所以,这种绿皮车还有必要存在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因为这些绿皮火车几十年如一日的低票价,不计成本地运行着,
它,才能让手头稍紧的老乡得以返家;
它,才能担当起山区里的赶集车、校车和公交车的角色;
它,才能将大山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
如果说,高铁是中国速度,那绿皮火车就是中国温度。
“一节车厢,人生百态”
绿皮火车的背后,也藏着中国几十年的变迁。
在这辆“脏乱差”的绿皮火车里,可以瞧见中国人接近半个世纪的生活。
摄影师王福春的镜头里,就记录着绿皮火车上的国人面貌:在车上就是一家人,下了车各奔东西。
图 | 摄影师王福春
在他镜头下,有着形形色色的中国人,人们总擅长在狭窄的车厢里,找到一种生存之道。
旅程漫漫,许多人便顾不着什么体面,只想在人头窜窜的车厢里找到一处落脚地。
买了站票的人们,会极尽可能找一个位置靠着:拳头大的座位、行李架上、垃圾桶旁,甚至座位底下……
再小的角落,也足以挤下一家人。
图 | 摄影师王福春摄
到了中午,大家便会纷纷拿出自带的吃食,比如人手一桶的方便面。
图 | 摄影师王福春摄
车厢里弥漫着泡面的味道,老坛酸菜味和红烧牛肉味在空气中打架。
此时,乘务员也会推着小车,吆喝一句: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把腿收一下。
早在几十年前,车上兜售的还是1.44元的德州扒鸡,0.5元一袋的五香小龙虾,和1.2元的红烧鸡腿……
这个用油纸包裹着的德州扒鸡,曾经红遍中国的南北铁路。
美食大师唐鲁孙便曾写过它:
这一顿肥皮嫩肉、膘足脂润的扒鸡令人过瘾,旅中能如此大快朵颐,实在是件快事。
而他也曾因为吃好、睡好,一下子睡过了站。
当乘务员报站停靠的时候,当地的农民则会纷纷举杆,兜售当地特产,火车一时之间变成了集市。
如此长的旅程,如果不找些消遣,似乎很难熬过去。
有的人便会聚在一起,无论认不认识,都能一起打牌、聊天。没一会,大家就能成为无所不谈、推心置腹的火车密友。
译者金毅,也是当年的这群人之一。
2007年,他18岁,第一次搭上从重庆出发的T10次列车。
这也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
每到一个站,他便急冲冲跑下去,张望着,竖起耳朵听着人们都在讲什么话。
他曾惊讶过在陕西境内,竟然还能听到四川的乡音;
也永远都记得火车贴着大地行驶过的那些风景:
长长的隧道,一排排“二汽”厂房,绿皮火车驶过黄河大铁桥时发出的有节奏的哐当声……
如今,高铁让旅程缩成了简单的两点一线,人们也习惯性低头刷刷手机,便过去了。
相比之下,绿皮火车虽然旅途漫长,但却拥有着浓浓的人情味。
绿皮火车里藏着人生百态,也藏着中国工业的缩影。
上世纪初,中国还被人嘲笑“东亚病夫”,没有铁路自主权,任由着外国列强以修铁路为由侵占领土。
而当时的人们,出个远门得费老大的功夫。
鲁迅曾有一次从北京到绍兴,一路上舟车劳顿,几经辗转,足足耗费了90个多小时。
先是从北京坐火车到天津,坐津浦列车到浦口;再是坐轮渡,穿过长江,抵达南京;
再从南京火车站到上海,再由上海坐火车到杭州,
最后,从杭州坐船,慢慢摇呀摇,这才到了绍兴。
甚至,当时的北大教授吴虞坐火车到汉口,花上两天一夜,便已心生感叹:“两千四百六十里,此时即到,可谓神速矣!”
而如今,从北京到汉口,只需要5个小时。
民国时期,全国只有2.18万公里铁路,甚至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
直到建国后,中国铁路才得到飞速的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后,短短五年间,中国新修筑的铁路便已达到了6600公里。
那时,人们赞扬工业的发展,歌颂绿皮火车,它让人们的出行得到了极大便利。
那个年代,也出现了各种以铁路为主题的电影。
比如,成了许多人童年记忆的《铁道游击队》,再到后来的《女司机》《穿山巨龙》《第一列快车》和《特快列车》。
这些电影,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歌颂着铁路的力量。
图 | 电影《穿山巨龙》
大家一定都好奇过:绿皮火车为什么是绿色呢?
这就要从绿皮火车的前身——21型车说起,
建国之初,一切百废待兴,中国的工业尤为薄弱,甚至还不能自主研发机车。
1953年,中国才在苏联的帮助下,研发出了黄绿色的21型车。
图 | 21型客车
再过3年,中国自主设计研发了22型客车,还是沿用了前者黄绿色的外型设计,在1959年得到批量生产。
图 | 22型客车
至此,中国人才终于有了自己的铁路客运车厢。
有人分析当初使用绿色,可能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是一种伪装色;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绿色就像中国邮政,担当着一种使者的角色。
因为它们,都驻点在中国的无数个小村庄,再偏再荒的地方,你都能瞧见这抹绿色。
往后,这条绿色的长龙,承载了国人几十年的出行岁月。
它,一路呼啸而过,穿过平原、群山和大江大河,走遍了幅员辽阔的中国。
“如今的绿皮火车,要开到哪里”
时代在翻滚,绿皮火车也逐渐被甩到后边。
从1997到2007年,全国的铁路提速6次,迎来了高铁时代,
高铁速度,成了中国速度。慢悠悠的绿皮火车,也逐渐被淘汰。
如今,全国仅剩下81对绿皮火车,它们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经停530个车站,途经四川大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
像全国最慢的绿皮火车——7053次列车。
它慢悠悠地从淄博驶到泰安,全程只需要11.5元。
这十块钱的票价,让人们调侃这辆车是“公益列车”。
在列车长赵新华回忆中,这辆绿皮车自她记事以来,便存在着,
90年代,人们都坐着这辆车进城。那时,车厢都坐满人,好不热闹。
后来,12节的车厢变成了5节,坐的人越来越少。
赵新华曾担心,这辆陪伴她20年的列车,也许到哪一天就会寿终正寝。
但是,依然有人记挂着这辆绿皮火车。
新的乘客涌进这些车厢,他们搭乘着这辆慢火车,进了山区。
这些游客,大都是慕名而来,只为买到沿线农民兜售的农产品。
曾经的7053次列车,将村民送出村庄,如今的它,又将游客带进来。
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交通工具,更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里,
这些绿皮火车,载满了人,也载满了故事。
也有人不舍得那些退役的绿皮火车,努力将这块“废铁”带出铁路之外:
在西安,有人将一辆绿皮火车改装成一个超市;
在山东,它变成了新的打卡休闲地;
爱吃的成都人,则将它变成了火锅餐厅和茶坊……
图 | 源于 ©中新网
慢悠悠的绿皮火车,于贫瘠年代的人们而言,是远行的盼头。
它们载着那个年代的人们,一直向前,向前。
随着它们呼啸而去,是大多数中国人过去的大半岁月。
可能是一段求学时光,也可能是每年春节回家团圆的时光,也可能是说走就走的流浪岁月……
如今,绿皮火车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符号。
它们早已是中国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中国温度——
载着国人,一路前行,风雨无阻。
参考文献:
1、叶伟民.绿皮火车消亡史
2、看鉴:被时代抛弃的绿皮火车,最后开到哪了?
3、国家人文历史:为什么今天仍然有绿皮火车?车身又为什么是绿色?
4、央视.夏日绿皮车第一集毕业季
5、绿皮火车:一列渐行渐远的慢车
6、最后的绿皮火车
7、知乎问答:为什么不取消绿皮车
8、三联生活周刊:绿皮火车:历史与风景
9、虎嗅:40年前的绿皮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