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心悸不适,如何清内湿治疗?

时间:2022-04-19 01:25:26 热议 我要投稿

4月5日

心 悸 验 案

01

杨某,男,37岁,2017年3月15日初诊。

主诉:心悸紧张半年。

现病史:自诉半年来早醒,醒后心悸、紧张、耳鸣;晨起口苦、嗳气明显,口渴喜凉饮,干咳无痰,每日下午3~5时手麻、胸闷,夜间12时至凌晨1时手麻;小便黄,大便溏,日一行,便前偶有腹痛。舌质红,苔黄腻,舌下脉络迂曲较重,脉弦滑稍数。目前在服用西药抗焦虑药。

辨证:湿热蕴结,上扰心神。

治法:祛湿清热,解郁安神。

处方:

柴胡20g,龙胆草6g,炒栀子10g,淡豆豉10g,金钱草60g,焦山楂30g,杏仁10g,厚朴12g,丹参30g,旋覆花包煎10g,生赭石5g,生大黄6g,黄芩10g,草果10g,槟榔15g,法半夏10g。

1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心悸、紧张减轻,咳嗽改善,大便日行1~3次,便时腹部不适,情绪差则腹泻,耳鸣,怕声音,遇声响则烦躁。舌质红,苔薄黄,舌下脉络迂曲,脉弦滑。

处方:

柴胡20g,炒栀子10g,淡豆豉10g 金钱草60g,焦山楂30g,杏仁10g,厚朴12g,丹参30g,旋覆花包煎10g,生赭石5g,地榆15g,黄芩10g,郁金10g,生龙牡先煎各15g,法半夏10g。

7剂,水煎服,日1剂。

服药后诸症皆减,在上方基础上随症加减,服药30余剂而愈。

按 语

湿热蕴结,上扰神明,神明不宁则心悸,紧张;湿热累及肝胆、脾胃,胆火上攻,升降失常,则口苦嗳气,耳鸣,腹痛便溏;湿热痹阻,气血不畅,经络不通,则胸闷,手麻;湿热伤津,则口渴,干咳,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稍数,为湿热内蕴之象;舌下脉络纡曲,为气血阻滞之征。

《伤寒论》记载:“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故首诊以栀子豉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炒栀子、淡豆豉清心泻火,宣郁除烦;柴胡、黄芩疏肝清热,解郁燥湿;龙胆草、金钱草清利肝胆湿热;旋覆花、生赭石顺降胃气;草果、槟榔、法半夏、厚朴祛湿化浊,行气降逆;杏仁、川军降气通腑泻热;丹参、焦山楂活血消积。

全方共奏清热除湿、疏理气机之功。

二诊时情绪改善,大便增多,但时有烦躁,故去龙胆草之苦寒,草果、槟榔之辛温,加生龙骨、生牡蛎以镇静安神,地榆、郁金凉血解郁。

02

周某,女,57岁,2019年1月22日初诊。

主诉:心悸反复发作7年余。

现病史:患者7年前绝经后时有心悸,伴烦躁,胸闷,颈项不适,有时头枕部痛。食后反酸,呃逆,口渴,晨起口苦,下肢凉,腰酸膝软。近日入睡困难,多梦早醒。大便质黏不畅,2~4日一行。舌体胖大,舌质暗,舌苔中根部黄,舌下脉络迂曲重,脉弦滑左细。白细胞计数偏低病史10年,最低曾降至2.8×109/L。

辨证:肝郁脾虚,湿热内扰。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祛湿。

处方:

柴胡20g,黄芩10g,法半夏9g,党参10g,旋覆花10g,生赭石5g,金钱草60g,丹参30g,泽兰30g,厚朴10g,焦槟榔15g,生白术30g,枳实10g,瓜蒌30g。

21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心悸症减,睡眠好转,口渴不思凉。舌苔根黄,舌下脉络迂曲较重,脉弦滑稍数。复查白细胞计数:5.49×109/L。

处方:

柴胡20g,黄芩10g,法半夏6g,党参10g,旋覆花10g,生赭石5g,金钱草60g,丹参30g,泽兰30g,厚朴10g,焦槟榔10g,生白术30g,瓜蒌30g,炒栀子6g,麦冬15g。

21剂,水煎服,日1剂。

药后患者诸症均减,再次复查白细胞计数:5.65×109/L。

按 语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96条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柴胡汤主之。”第101条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患者心悸,心烦,胸闷,反酸,呃逆,口渴,均为小柴胡汤证,故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患者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木克脾土,脾失健运,蕴生湿热,内扰心神,故见心悸,烦躁,胸闷,眠差;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胆火上攻,灼伤胃阴,故见口苦,口渴,反酸,呃逆;湿热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头痛,颈项不适;湿热下注,阳气内郁,形体失养,故见腰酸膝软,下肢凉;湿热下注肠腑,故见便黏不畅;舌体胖大,属脾气亏虚;舌质暗,舌苔中根部黄,舌下脉络纡曲重,脉弦滑左细,为湿热瘀阻之象。

首诊治以柴胡疏肝解郁清热,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厚朴、枳实、瓜蒌、焦槟榔下气通腑,旋覆花、生赭石降逆和胃,金钱草、黄芩清热利胆燥湿,泽兰利水活血,丹参活血化瘀。

二诊患者白细胞上升明显,未出现心悸,胸闷,头枕疼痛,仍有口渴、舌苔根黄,舌下脉络迂曲减轻。故去枳实,减少法半夏、焦槟榔用量;加炒栀子、麦冬以清热生津,仍以疏肝健脾为法调理。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