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日照国安、海口大撤退“主客场”中超迎难而上

时间:2022-08-17 16:40:09 热议 我要投稿

体育大生意第 2993 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千呼万唤的主客场制终于回归中超,大连人主场作战迎来1.6万名观众,为联赛复苏注入强心针。然而赛事前景仍不明朗。三亚爆发疫情,波及为多家俱乐部提供临时中立主场的海口。中足联不得不临时调整第12轮赛程,将滞留海口赛区的球队安排在当地提前对碰,然后有序撤出海口。疫情下组织主客场制比赛的挑战可见一斑。

8月12日,第91期节目结合主客场回归的初步效果和联赛未来将面临的挑战,讨论中超距离真正再现全盛还有多远。参与的“闲话者”是中国之声记者张闻,著名足球评论员陈凯冬,体育大生意营销副总裁、盛意互动总经理罗冉峰。

本文为本期节目文字精华摘录。

空场也难掩主客场回归的振奋

张闻: 三年、979天后,中超联赛终于回归主客场制。第11轮大连人对上海海港,接近1.6万人入场,可以说显示了足球城的底蕴。回归主客场的中超是否有我们熟悉的味道?还有一些俱乐部仍在外地“流浪”,他们又要多久才能回家?体育场大规模开放又要到什么时候?……在中超实现主客场回归突破后,我们通过关注这些问题,才能展望中超到底距离恢复当年活力还有多远。

首先问问凯冬,您觉得恢复主客场后,本地球市的气氛有没有变化?譬如您一直解说广州球队的比赛,广州城终于回到越秀山比赛,不过没有现场观众。整体的感觉究竟怎么样?

陈凯冬: 广州城回归的第一场比赛,我就在现场解说。虽然观众不能进场,但看到一些广州城球迷会的球迷聚集在场外,尽力为场内的球员助威。同时越秀山体育场的设计有个特点,它位于越秀山山脚。球迷可以爬上越秀山,从山上往下看球,相当于能从高处给球队助威。所以大家看直播时应该可以听到,虽然因为隔得远听上去比较零星,但实际上是有清晰的加油声传进场内。

虽然目前越秀山还是不能入场的阶段,但恢复主客场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俱乐部、球员、球迷都有了盼头。

虽然暂时空场比赛,

但中超也回到了广州足球圣地越秀山

张闻: 当看台上重新出现服饰一致、举着围巾的球迷时,大家会重新感受到,足球比赛必须有观众,必须有主客场。冉峰,您认为恢复主客场,是否有迫在眉睫的味道?

罗冉峰: 目前公认中超有必要在过去几年赛会制的基础上寻求改变。这两年来有关赛会制的问题,最常听到的其中一种不满就是它是一个高度压缩的赛季,采用封闭的管理模式。这给球员的身心都带来比较大压力,包括伤病体能问题和封闭状态下的心理问题。这种状态下,球员无法展示最优秀的水平,导致赛事水平打了折扣。所谓中立球迷和非死忠球迷难以被吸引,最终影响到联赛的商业开发等等经营事宜。

主客场制回归后,球员精神状态明显提升,有利于赛事观赏度提升。同时赛事也在全国不同城市落地,比起赛会制集中在少数几个赛区来说,有更大的地方覆盖率、更高的地方影响力,无论赛事主办方还是赞助商都会比较乐见。

主场广告收入解燃眉之急

张闻: 但恢复主客场确实有很大难度。至节目录制时为止,中超18支球队有11支回归主场,但回归方式比较多样。有的是回到主场但无法开放看台,例如广州城;有的可以回归到标志性的主场,例如河南嵩山龙门回到航海体育场;有的要去异地主场,例如北京国安的主场暂时安排在日照。凯冬,您觉得恢复主客场过程中最艰难的突破是什么?

陈凯冬: 最难的突破肯定是不同地方政府的防疫政策。防疫是全国一盘棋,回归主客场也要遵循防疫大前提,不可能俱乐部希望选哪个城市做主场就到哪个城市。

这意味着俱乐部需要进一步寻找折中方案。例如深圳队,确定第二阶段赛事两轮过后,将会从海口的中立场搬到佛山南海使用新主场。尽管没有直接回到深圳,但至少留在广东省内,球迷可以通过公共交通乃至自驾到新主场支持主队。所以俱乐部在困难中慢慢找到一些可以突破的地方。

即使以日照为主场,北京国安也有增加广告收入的空间

还有一个突破点在于,即使球场未能完全开放或者部分开放,甚至不开放球迷入场,但俱乐部重新获得球场边广告的权益。尽管赛会制期间,俱乐部也有理论上的主场广告权益,但这与俱乐部在真正自己专属的球场上的权益有一定不同,赞助商会更愿意支持回到所在城市的球队。这些额外广告收入可以说是“救命钱”。

而当球迷允许进场之后,能解决更多问题。假如一张球票50元、每场比赛2万人入场,一个主场的收入就达到100万元,可解当前燃眉之急。所以很多俱乐部认为无论当下多困难,都希望回到自己主场。中国足协也在尽最大努力促成这件事。

张闻: 但俱乐部通常没有直接的球场使用权,需要租赁球场;开放球迷入场的话则需要支付安保等成本;再加上差旅等等。主客场制是否加大俱乐部经营压力?

陈凯冬: 据我所知,如果主场广告经费顺利引入,已经可以较明显地覆盖差旅费用。至于租赁球场,俱乐部实际上可以选择便宜的球场,例如广州队的传统主场天河体育场升级改造,就算想租用也租不了,而目前选择的花都体育场要便宜不少,而且据说花都体育局还提供一些补助扶持。所以俱乐部是可以跟体育局沟通,降低租赁场地的成本,一般也能得到地方支持,将赛事顺利落地。

“回家”有多层激励意义

张闻: 主客场克服困难,初步实现回归。即使有北京国安在山东踢主场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会认为这是特殊时期中超留下的别样回忆。冉峰,您认为联赛回归主客场后,俱乐部的经营、工作内容也会与赛会制有不同?

罗冉峰: 赛会制有一个典型情况:一些俱乐部的高管也跟着驻场,留在封闭区域,工作场景比较局限。主客场制下,高管有比较自由的活动余地,处理一些商务洽谈或其他延展性的业务也比较灵活,可以很直接地对接到对应的人事组织单位。

球员的情况也类似,在封闭环境下很难执行一些针对性的商业互动,顶多只能专门服务联赛的赞助商,或者以线上形式参与活动。而主客场制回归后,球员的本地活动空间大很多。我们知道球员收入跟当年变化很大,一些外部活动费用的支持,对球员来说比较有意义。

主客场制下,俱乐部可以配合赞助商

做更多本地激活活动

张闻: 两场比较典型的回归主场赛事,全华班大连人逼平劲旅上海海港,河南3:0胜北京国安,听上去比分差距不是真实实力差距的反映。这两场比赛都有球迷进场,似乎让人感受到俱乐部与球迷的链接确实会生成化学反应,让球队踢出高水平。那么那些真正回归主场、能得到球迷助威的球队,是否“占了便宜”呢?

陈凯冬: 球迷被称为“球场上的第十二人”,当然对球队帮助很大。而观众回归的开头几轮,这种支持效应的效果可能更明显,仿佛球员“打了鸡血”。但当主客场赛事逐渐稳定后,球员的心态会慢慢适应,届时还是实力才是决定赛果的主要因素。

但主客场制下球员“回家”了,这是很重要的鼓励。上赛季我们常常看到,球员封闭期间无法与家人在一起,有时隔着护栏才能和亲人见面,看上去有点令人心酸。刘殿座在新闻发布会的发言就表达了球员们的心声,“回家是特别大的奖赏”。所以得到鼓励的球员,应该会比起第一阶段的十轮比赛期间有更好表现。

张闻: 林良铭也在微博上写道,就九百多天后才真正在大连队主场和球迷见面,这种体验非常难忘。

动态应变克服未来困难

张闻: 恢复主客场的效果,至少从第一轮来看还是比较明显。但长远来看,中超要回归当年的热度,需要经历不小考验。这些考验主要体现在哪里?

罗冉峰: 最主要是赛事组织的难度。在疫情还会反复的情况下,肯定会存在一个城市突然面临防疫考验的可能。譬如目前海南疫情波动,对海口赛区的考验就很大。这要去组织方在突发事件之前,就要考验到紧急应对措施。这些备案所应对的具体场景会有很多种,例如俱乐部能不能马上转移到另一个城市的球场比赛,又如出现静态管理等情况、拉下的进度怎样补充等等。

另外每个俱乐部也会有相应的特殊考验。例如俱乐部没有固定主场,就算成绩能保证,经营上相比拥有主场的俱乐部也有所落后。那它怎样处理呢?当然,相对于组织问题,这些问题难度没那么大,因为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机会解决,例如深圳很快地落实新主场。

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不要出现一些客观情况,太大地干扰到联赛进行。只要没有这种情况,相信联赛、俱乐部、球员都会感到一种发展的希望。

海南爆发疫情后,中超迅速调整赛程应对

张闻: 未来的中超还要解决“球迷生物钟”的问题,这是联赛商业逻辑成立的关键,让球迷知道比赛固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开赛,到了相应的时间点、季节,球迷就会联想到比赛该开始了、冠军该诞生了。但中超要恢复这种观赛惯性,也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陈凯冬: 无论足协还是俱乐部,接下来的二十多轮还是会采取动态管理的思路。没有找到主场的俱乐部继续物色主场,目前有临时主场的俱乐部也会寻求优化,例如北京国安可能只是在日照过渡一下,条件可行时搬往一个更靠近北京的地方。

另外假如之后的比赛能保持顺利进行,俱乐部需要多尝试一些改善经营的自救策略,不要局限于传统广告展示、赞助商权益等模式,应该重新探索怎样做一些线下活动。尤其是异地主场的俱乐部,同样应该通过线下活动去吸引球迷、吸引赞助商,总之多从不同的方向入手尝试,寻找新盈利点。这样才能确保比赛在推进的情况下,俱乐部的运营也能跟上。

张闻: 在中超不得不进入赛会制模式之前,中超联赛的场均入场人数已经达到2万多人的水平。每一个城市的这2万多人,可能就是保证一家中超俱乐部生存下去的核心力量。而当俱乐部、球员、球迷真正成为“家人”时,所激发的情感也是帮助中超俱乐部度过难关、坚守下去的锁链。希望接下来的日子中,有更多球队回到自己的主场,见多更多自己的球迷。感谢两位参加节目,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