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2022新一线城市名单:沈阳跌出前15 武汉郑州长沙上榜

时间:2022-06-02 10:59:47 热议 我要投稿

原标题:2022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沈阳跌出,合肥重归新一线

金融界6月1日消息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2年的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和青岛。

与上一年相比,合肥重回“新一线”之列,沈阳则首次离开了这个名单——今年的新一线城市中没有东北城市。

原本是没有新一线城市的说法!

随着很多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的崛起,体量逐渐向北上广深靠齐,新一线也应运而生。

新一线城市,介于一线和二线之间,一般为15个,也是竞争比较激烈的一个层级。

《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已经揭晓,这是由第一财经旗下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通过对商业繁荣程度的评比,来对城市进行评级的榜单。

这个榜单主要依据5个维度的数据,分别是商业资源聚集度、城市枢纽性、人口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

商业与人口息息相关,所以用商业来衡量城市的繁荣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2022年,入选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榜单的是: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青岛。

这个是按综合打分顺序排列的,不过即便都是新一线城市,得分差距也是很大的。成都以100分高居榜首,最末位的青岛为51.04分。

这份榜单跟2021年相比,出现了大洗牌的现象,主要是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变化一:合肥上榜,中部再添一员虎将!

跟2021年相比,这个榜单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合肥市上榜。

当然这并不是合肥市首次上榜,只是在去年的时候落选了,今年又重回榜单。

中部地区共有6个省份,对应6个省会城市,武汉首当其冲是规模最大的城市,无论GDP还是城市规模,都是中部第一。

其次,就是郑州和长沙不相上下。

再往后,就是合肥了。

第三层级,则是南昌、太原。

在全国14个特大城市中,武汉、郑州、长沙均上榜了。

合肥以几万人的微弱差距,暂未上榜。但是从体量上看,跟郑州、长沙差距并不是太大。

所以合肥也是最不稳的,毕竟名额只有15个,竞争比较激烈。而且这几年,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城市的发展波动更加剧烈,所以新一线城市经常会出现大洗牌的现象。

合肥这次为何能重新返回新一线城市呢?

从GDP来看,合肥市2021年GDP为11412亿,排在全国城市第19位。合肥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14位,如果再加上4个一线城市,合肥的排名与GDP排名大体是接近的。

而且近两年,合肥的平均增速达到6.8%,这在全国也是排在前列的。

从人口来看,这是决定商业繁荣的另一个关键指标。2021年,我国的总人口呈现稳定的状态,但是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依然没有变。

不过,一线城市呈现了微增甚至是微降的现象,但是新一线城市无疑都是大幅流入的。

2021年,合肥新增加9.5万人,总量达到946.5万人,其中城镇化率达到84.04%,跟2020年相比,提高了1.76个百分点。

这说明,人口不仅在加速向合肥流入,更是加速向城区流动,按照这个增速,合肥城区人口超过500万,跻身特大城市已经没有悬念了。

经济高速增长、人口持续流入,两大因素加持,合肥重返新一线,中部再添一员虎将,这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变化二:沈阳退出,东北“全军覆没”!

新一线城市名额只有15个,有城市新晋,自然也就有城市退出。

2022年,退出新一线城市的就是沈阳市,这也是东北最后的坚强了,自此东北在新一线城市上全军覆没。

东北也曾有着辉煌的过去,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东北三省就占到了4个,即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这也是东北四大城市。

从GDP来看,东北第一城是大连,但是城市规模最大的,却是沈阳。

根据七普人口数据,沈阳市的常住人口907万,城区人口707万,城市规模位居东北之首。

沈阳为何会退出新一线城市呢?还是从经济和人口两大数据来分析。

2021年,沈阳市的GDP为7249亿,曾经的全国十强城市的辉煌已经不在,如今退居到第31位。而且从增幅上看,沈阳近两年只有3.9%,在50强城市中排名倒数。

这说明,经过十几年的东北振兴,经济依然没有好转的现象。

不过好在沈阳的人口还是增加的,2021年新增了4.5万人,总量达到911.8万。

但是沈阳只是东北的个例,人口大面积流失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转变。就拿哈尔滨来说,七普时人口就是负增长,这在省会城市中是十分罕见的。

2021年人口继续减少,跌破千万,导致东北三省在千万级别城市中也是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