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唐诗诗意画》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时间:2022-04-11 14:11:06 热议 我要投稿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游览武侯祠时所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蜀相》,表达了杜甫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人写这首作品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诗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到成都,他在朋友(主要是严武)的资助下,定居在成都浣花溪畔(即今「杜甫草堂」所在地)。第二年(上元元年)春天,杜甫探访了武侯祠(即诗中「丞相祠堂」,因诸葛亮曾被封为「武乡侯」故称),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著名七律。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西元二二一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刘备在四川成都建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拜诸葛亮(孔明)为丞相。所以,杜甫在这里称孔明为「蜀相」。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诗词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逐句释义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今成都南门武侯祠大街)。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刘备)三顾茅庐(向您)求教天下大计,(您)辅佐两朝(先主开国扶助後主继业)尽忠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後已。可惜(您)出师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感慨而泪满衣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体裁为七言律诗。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融情、景、议於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後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寻」字之妙,在於它刻画出作者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成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馀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徵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徵,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祠内景物。作者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一片「祠庙荒凉」之景呢,还是一幅「春意盎然景色」?古今对这一联诗意的理解一直有分岐。清人仇兆鳌注此诗时认为「写祠庙荒凉」。近人大多袭取此说,《唐诗选》的注者也认为∶「┅┅『自』、『空』二字,一则表示草色莺声无人赏玩,见得祠宇荒寂;二则表示碧草黄莺都不管人事代谢,不解怀吊诸葛亮这样的古人。」

山东大学萧涤非教授却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其理由是∶一、从「碧草春色」、「黄鹂好音」的描写中,看不出有什麽「荒凉」的意境,相反,倒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因为古人是常以草色来渲染春色的美的,杜诗这里的「碧草」不是杂草、野草,更不是衰草!我们不能一见到「草」字,就同「荒凉」联系起来。二、荒凉的景色描写,在此并不符合杜甫的写诗意图。正是要把祠堂的春景写得十分美好,然後,再用「自」、「空」二字(虚词)把美好春色一齐压倒、抹去,来加倍突出诗人对先贤的仰慕心情。所以,春色越美,鸟音越妙,就越有助於表达诗人这种情怀。如果理解为「荒凉」,便不能起到这种反衬的作用了。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全诗的核心。上句用了「三顾茅庐」的典实,写刘备「三顾茅庐」三次躬亲拜访诸葛亮,从侧面去烘托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因为他有杰出才略,方得到刘备那样的器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下句从品德和事业方面正面写诸葛亮勤劳忠贞的高尚品质。「两朝开济」,是说诸葛亮先辅先主刘备开创帝业,建立了国家,後又佐後主刘禅巩固帝业,济美守成,「功盖三分国」。「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馀力,鞠躬尽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品格。怀古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作者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作者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上句用了「孔明六出祁山」之事。诸葛亮一生特别感人之事就是他的「死」。他为了帮刘氏复兴汉室,统一天下,曾经六次出兵祁山伐魏。蜀後主建兴十二年(二三四年)春,蜀军第六次伐魏,诸葛亮因操劳过度于这年的八月病死在五丈原的军营中。死时才五十四岁。这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历史事实。诸葛亮壮志未酬,但他的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後已」的忘我精神给後世的影响极大。下句中的「泪满襟」的「英雄」,是泛指,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尾联两句表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这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声调和谐、语言精到,是一首相当完美的七言律诗。作者杜甫是一位善写七律的大师,在他现存的诗作中,七律有一百五十一篇,他让七律诗体进入了十分成熟的阶段。这首诗的章法也是很讲究起、承、转、合的。比如∶首联的「起」,紧扣诗题,写了拜谒丞相祠堂(武侯词)。以其祠前参天古柏起先贤雄才之兴象,并以诘问开篇,起调特具声势。

颔联的「承」,直承上联,写祠堂春日内景。不仅承接紧密,上承祠堂,下启感喟,而且用精炼造语、生动形象,酿造了深远意境和浓醇韵味。

颈联作用是「转」,把诗意推进一层。因此,写了对诸葛武侯的高度评价,即由写景进而写人。尾联是全诗的终结,即所谓「合」,或叫「收」。这一联写了对诸葛亮的悼念。读了此诗的尾联,使人深感诗篇收结得既有精神又有馀味。

诗文注释、赏析:海晗,民主人士、学者,着有《古诗词经典名句赏析》《汉字概说》《成语概说》等著作和文章。

栏目策划、采编:王辉丹,台湾新生报记者、大陆新闻召集人、港澳台美协理事、台湾国际身心灵研究发展学会理事;《中华成语典故学习词典---习近平用典释义与溯源》台湾主编。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