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间,有关七星岗的传闻有许许多多。
《城门谣》里唱毗邻七星岗的通远门,说: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
这并非完完全全的骇人听闻,实际上,七星岗的“阴森“是有据可依的。这与重庆古代的军事布局有关,要攻破重庆城,第一道关隘是佛图关,要是佛图失守,只能退回通远门。
1259年,忽必烈强攻重庆,将军张珏负隅顽抗,这一次,重庆没能复制钓鱼城的辉煌,通远门失守,张珏与其将士血溅通远门。公元1644年,张献忠率领60万军马围攻重庆,经6天鏖战后闯破重庆城。
七星岗地区见证着战争的无常与苛烈,自古以来就是“白骨乱蓬蒿”的乱葬岗。1929年,重庆市首任市长潘文华上任,下令开通远城门,迁坟以拓市。
中国人重徒安迁,迁坟拓市的“激进工程”令当地住民惶惶不安,说是扰动了死于战争的孤魂野鬼。于是,政府组织修筑了金刚塔,并令喇嘛日夜吟诵经文——为了超度这些不得法的亡灵,也为了安抚当地居民。
虽说历史已成为过去,但今日的七星岗,仍然充满了各种奇趣诡异的人事。我2016年第一次来到重庆时,就住在七星岗。当时的中山一路上有一家具店,名叫利中家具。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家利中家具的招牌可谓残破不堪,望向内部,只见一条阶梯直直地往下伸去,任外面阳光灿烂,内部还是一派昏黑。
拍摄者:廖一鸣kk
在店旁的墙上,小腿胫骨高度的位置,有一很低调的牌子写:巴蔓子将军墓。
拍摄者:情醉龙乡
再将头探回去,楼梯两旁摆满了木质家具,但既没有经营的模样,也没有古墓的迹象,唯墙上写着:
负一楼:民用家具
负二楼:办公家具
拍摄者:韩彧_赢在重大
白天的中山一路行人如织,而个个人都对这间家具店视而不见。我扯了扯朋友的袖子,问他:你看得间这店吗?这家利中家具,你看得见吗?
他看看我,又往利中家具的方向望了半天,然后慢慢地扭过脸来:你瓜了吗?肯定看得见啊!
2017年,渝中区着手改造巴蔓子将军墓,后巴蔓子将军墓重开,虽然不能说是焕然一新,但增添了显眼明确的指示牌。
可惜游品手中没有那些年清晰的照片,不过曾有幸下到里头去的人都知道,那诡异,真是非同寻常。
拍摄者:汉家明月
墓室极小,又极昏暗,灵堂感十足,墓室里围着几条白底黑字的悼念横幅,身披黄色斗篷的巴蔓子铜像静静地矗立在角落。
改善了照明
巴蔓子将军刎首留城的故事载于《华阳国志》,《华阳国志》由东晋史学家常壕编纂,因熟知乡国旧事而被当地人尊为“蜀史”,《华阳国志》记载了公元4世纪中叶,现中国西南(云、贵、川)部分地区的史事,在史学界有着极高的认可度。
以下是华阳国志中有关巴蔓子的所有记叙:
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籍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拍摄者:廖一鸣kk
后经学者考据,巴蔓子确有其人,而巴蔓子请师于楚一事,应该发生在公元前323至公元前317年之间,楚王是指楚怀王,巴国之难指的是蜀伐苴国(今四川广元市),而苴候逃至巴国而引发的边境动乱。
但关于巴蔓子将军的葬地,这个就众说纷纭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撰文,直指巴将军的墓穴根本就不在渝中区七星岗。
该文引述曹学佺《蜀中名胜记》,指出如今的巴蔓子墓是巴君塚的讹称,而忠县的“巴王墓”,是在唐以来就有确切的记载,更为可信。
然而史家众说纷纭,真假难辨,还有学者以《大清一统志》与 《鄂西民间故事集》考据出巴蔓子将军的葬头之处在宜昌枝城,葬身之地在利川。
巴蔓子的故事备受争议,许多现代的读者认为“巴蔓子,不就是个不懂契约精神的老赖吗!”,也有读者说:“可是他以生命的代价负担起了违约的责任。”
重庆一作家曾说巴蔓子,其勇、义、忠都不是逞一时之快,而是基于一个词“大义”。
拍摄者:韩彧_赢在重大
我倒觉得也不必如此,巴蔓子不是一个模范式的人物,他更像是一个莎士比亚式的角色(总是有着致命的缺陷)即使他的勇、义、忠中含有某种欠缺考虑的因素,这也无损于他的价值。
假如我们仍要纪念巴蔓子,不是因为他足智多谋,空手套白狼地从楚国调兵平息巴境动乱。
而是为了国家,他许下自己无力应允的承诺,到了最后,又只能以玷辱自身名节的方式来作偿还,但在这种“老赖”式的武断冲动的背后,是一颗真挚热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