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港交所玩出新花样,考虑降门槛,给硬科技开绿灯

时间:2022-09-15 02:54:17 热闻 我要投稿

市场传来一则热议的消息分享给大家!具体来看就是拒绝躺平的港交所,正在策划一场绝地求生!

9月14日,港交所盘中一度跌穿300港元关口,创下近两年的新低。来自野村证券的研究显示,预计港交所今年三季度总收入将同比下降20%。

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跌出前5名,全球排名第9,交所、深交所一跃霸占首两位,其中上交所募资更大幅抛离其他交易所。

上市融资方面,根据德勤中国今年6月发布的《A股与港股的新股市场中期回顾及前景展望报告》显示,香港新股市场上半年的募资活动明显萎缩。来自德勤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数量为24只,融资总额为178亿港元,上一年同期为46只、2130亿港元。上半年新股数量为2013年以来同期低位,融资额则为2012年以来的同期低位。

为确保市场和上市制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外媒报道,港交所拟修改规则,正在考虑降低硬科技公司IPO的营收门槛,研究在上市规则中新增一个章节,为产品商业化处于早起阶段的大型科技公司上市融资开绿灯!

香港上市公司商会主席梁嘉彰(Catherine Leung)表示,期望港交所尽快改革,吸引科技企业来港上市,做法不限于另设「科技板」,提议参考此前上市规则18A章修例。初期可重点吸纳数家优质企业,先做好声势,又称应慎重考虑降低相关门槛,现有要求或会将大批有潜力公司「拒诸门外」,强调应交由市场判断公司价值。

此前,有很多科技公司因为发展前景并不明朗,现行的财务情况,并不受市场看好,在早期融资困难,而随着竞争格局逐渐清晰,资本又蜂拥而来,争得头破血流。

对于企业而言,早期的资金紧张,却差点难倒英雄汉,而这样的后遗症也比较明显,就是后期的估值都给的都高,容易形成泡沫,而后边进场的投资者就容易亏钱,也会大大影响公司的信誉和公信力。

要培养大量成功的公司,不可能单靠一级市场、私募投资者,主要是因为私募基金的投资期较长,难有源源不绝的资金不断投资至不同的初创企业。

但如果有潜力的创新企业能更早上市,私募基金便能在公开市场上套现回笼,加快资金流转,就可投资到更多的初创企业,从而建立完善的生态圈,发挥金融及科技互补的作用,将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大型科技企业。

港交所此举,确实能在早期扶正好苗子,也能让资本充当一回及时雨。

香港以国际金融市场及创科中心为定位,设立新的科技上市章节,将有助香港成为具增长潜力科技公司的融资平台,特别是仍未能在内地挂牌的科企,并有利资本市场多元化。

港交所将就两类公司提出的具体实行方法,一是公司预商业化,此类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时的市值要求将超过20亿美元;二是商业化公司,其收入要求为2亿港元至3亿港元(或约2500万美元),而目前的要求为5亿港元,市值要求至少为10亿美元。

由于新规则的细节仍在考虑当中,可能符合资格的公司类型包括新能源、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半导体、量子计算、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

当然,如果能成为现实,对于港股来说确实是好机会,将提升港股众多股票的估值。同时对港股的流动性也是一个挑战,大量的未能盈利的公司上市,也意味着池子里的水在减少,鱼却在增多,如何破也是港交所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