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善后工作的展开,彭州山洪事件正式走向反思阶段。不过那对被山洪“吞没”的父子却依然让人惊魂未定。目击者说,孩子的父亲背对着洪流坚持了15分钟,直到最后时刻还试图将孩子抛上岸,只可惜,洪流之下,孩子的父亲已经很难保持平衡,最终俩人不幸被洪流“吞没”。
要知道,当时孩子的妈妈就在岸旁,目击者说,孩子的妈妈几乎哭到晕厥,需要别人搀扶才能勉强站住。只是很大程度上,不管是媒体叙事,还是目击反馈,都更倾向于强调当事人的状态,至于当事人那时那刻的绝望,多数时候是模糊的。
就比如孩子的父亲,在那15分钟里,可能是他这辈子最长的等待,他可能在最初几分钟里以为洪流不会变大,并且也可能他就是这样安慰孩子的。然而当洪流越来越大,孩子的父亲便开始意识到死神的临近,直到他试图将孩子抛上岸那一刻,大概已经觉察到死亡的气息。
而对于孩子,他紧抱着父亲,可能直到被洪流“吞没”的那一刻,也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至于孩子的妈妈,她除了声嘶力竭地哭喊,只能祈祷在下游出现奇迹。可问题是,奇迹总是稀缺的,尤其是生命的奇迹。
之所以要掰扯这家人在那时那刻的绝望心路,就在于我们在审视绝望时刻上,要尽可能地避免事后诸葛亮逻辑。尤其是对于当事人,要避免各种追根究底的追问。就比如有人就指责,孩子的不幸在于投错胎,言外之意,孩子是被父母害死的。这里面的基本逻辑是,要不是父母“不听”人劝,孩子怎么会遇到山洪呢,怎么会被山洪“吞没”呢?乍一听好像确实有几分道理。可是基于常理来讲,父母怎么会害自己的孩子呢?
另外伴随着死里逃生者的澄清,其实到彭州龙槽沟游玩的人都是外地的,并且多数人是因为“网红打卡”慕名进山的。这就使得“不了解”到“无知无畏”存在很大的可能性。尤其是看到别人都在河道中搭帐篷、搞野餐,自然也就会放松警惕,甚至直到山洪来到脚下,有些人也是不急不忙。
就如被山洪“吞没”的父子,其实山洪要是刚来,趁着水势不大是可以跑过去的。这个我们从视频中也能看得出来,可这依旧是旁观者视角。可事实上,人真正处于危急处境,其实多数时候会短暂地陷入应激性失调。
这就使得判断上往往会不那么准确,就此我们会发现,即使父子俩被洪流“吞没”,主要在于孩子父亲判断上出现问题,但是依然不能太过指责他,一方面遇难者为大,另一方面孩子的父亲在那时那刻也是身不由己或脑不由己。
因此回到审视被山洪“吞没”的父子一事上,最为妥帖的是“反思的眼泪”,而非是“指责的粗口”。说到底,没有人愿意遭遇山洪,也没有人真的是“油盐不进”,有的只是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不足而导致的盲目和自大。
就比如有人就指出山地气候的反常性,也就是别看头顶上挂着太阳,可能远在山地的另一边就是大雨倾盆。而山洪就是这样的存在,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地经验,哪怕是气象专家也可能会误判。
正如哈耶克所说:“就像其它传统一样,理性传统也是通过学习得到的,不是先天的。”言外之意,人们在“听劝”和“不听”之间是存在鸿沟的。并且很多时候是由于从众心理的推动,也就是别人敢下河道,我们为何不能?
因此对于彭州山洪事件来讲,就算所谓“不听”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个“不听”却不是简单的是非问题,而是在具体的社会交互当中,总有人会因为信息认知、经验驱使,而导致对现实的误判。
就比如很多旅游博主强调龙槽沟值得游玩,也只是建立在没发生山洪的情况下,并且传播的时候,都是呈现最美的部分,至于凶险的部分,往往会不那么在意,甚至也可能是因为他(她)们自己也不清楚。就此有人强调旅游博主对这次山洪事件存在间接责任,也只是道德责任而已,而想要对应的去追究显然不太可能。
毕竟在龙槽沟随处可见“禁止下河”的标语,再加上管理员一直在劝离。那么到头来,这事也只能走向“自作自受”的事理。但是不管怎样,悲剧已经成为现实,那么就算再注重因果责任分析,也要先回到绝望时刻进行感同身受,否则不断的苛责遇难者,不仅是对他(她)们的再次“吞没”,也是对遇难者家属的山洪式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