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华为、格力、长城汽车股权激励:先富后富还是共同富裕?

时间:2022-08-14 09:52:27 热闻 我要投稿

你的犹豫不决V.S大佬毫不迟疑

21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天下无贼》这句经典台词,放在21世纪的第22年,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正当时!

煤炭挖得尽,石油采得光,那些我们曾以为无穷无尽,唾手可得的,终究耗得快,难以依赖。

21世纪,世界已无蛮荒之地,无法再靠勇力,创造新天地。

而人的潜力、特别是人的头脑,却可以不停的挖掘,下至蛟龙入深海,上至嫦娥飞登月,以及华为领先世界的5G,等等,都是从成千上万个头脑中挖掘出来。

21世纪,硬科技才是真实力。

作为企业家,如何挖掘员工潜力,又不会被说成是新时代周扒皮?

唯有股权激励。

如果有谁没还听说过员工股权激励,这怪我们没宣传到位。你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点赞我们的文章,转发给朋友。

如果听过员工股权激励,却一直在犹疑,要不要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这个恐怕是……

作为鲜明对照,很多商界大佬,毫不犹豫实施股权激励,不信请看:

世界500强,根据《财富》杂志统计,超过85%企业使用过股权激励手段。

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华为。

华为短短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未必能拿到货的小代理商,变为可以向全世界供货的行业领导者,年销售额近万亿元。谁也不会否认华为的持续发展与其不断实施股权激励密切相关。

也许世界500强还太远,那我们来看A股上市公司。

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公开披露股权激励计划(不含员工持股计划),据统计,2019年达到332家;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增加到441家,创造历史新高。2021年上半年已经有105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完成员工持股计划。

可以说,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已经是大势所趋。任何有格局的企业、有格局的企业家,都会主动选择做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

做不做股权激励,做多大程度的股权激励,展示的就是企业家和企业的格局和野心。

不是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现在不做股权激励,企业真的不容易做大。

任正非和华为,100%股权由员工全部持有,任正非在股权比例上并没有得到100%,100%也就是1,虽然没有股权上的1,但是华为却成了世界行业第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最近A股有2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引起热议,一家是格力电器,一家是长城汽车。

先了解长城汽车股权激励为什么会引起热议?

原因就是很简单,就是激励力度大。

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激励人数众多,长城汽车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激励对象达到8,784名,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激励对象586名,合计9370人。可以说是万人大激励。就是说,在长城汽车看来,公司是人才济济,需要激励的人才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汇聚这么多人才,企业能不发展吗?

反观一些迟迟犹疑是否要做股权激励的企业主,犹疑的原因之一就是发现公司好像没什么人才需要激励,觉得现有人员不值得激励,他们不配。

这种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在上市公司中也是存在。格力电器可以说就是持这种看法。格力电器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正儿八经做股权激励。原因自然是有一个人太厉害了,没激励,不也是照样发展得妥妥的,功劳自然是一个人大大的,没其他人啥事。

但是格力电器今年还是不得不做了股权激励,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战略投资者要求,二是近几年的发展确实没那么好,特别是和竞争对手美的集团比起来。

企业发展得好,是一个人的功劳;发展不好,才想起需要大家努力。这种认知,不是很奇怪的吗?

长城汽车激励力度大,还体现在激励价格上。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6.78元/股,是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前 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 %;股票期权授予价格是33.56元/股,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前 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可以说,激励价格完全符合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很多上市公司也是遵循这样的定价原则。这本身到没什么。关键是,如果按照今日(8月4日)长城汽车的股票交易价格63.39/股看,限制性股票的激励价格约为今日价格的26.%,股票期权的激励价格约为今日价格的53%。激励力度不可谓不大。

长城汽车发布激励计划后,网络上是一片热议,赞誉有加,“打工人的终极梦想”“‘人’和‘才’能尽其用”“最大规模”“聚全球人才”“新时期长城汽车的野心和格局”。

长城汽车集团董事长魏建军表示,“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而且,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也就是说,长城汽车要抓住短短几年的机会,实现在新赛道领跑的目标。而目标的实现,当然需要激励很多人才。一掷千金只为人才,重赏之下必有一群向前冲锋的人才。

同样是按规定的5折价格做股权激励,格力电器的激励方案却是引发巨大争议,不是热议。这是为什么?

股权激励:先富后富还是共同富裕?

上市多年的格力电器一直都不怎么做股权激励,个中原因恐怕是董明珠一个人撑起了格力电器。基于这样的认识,是否对员工做股权激励变得可有可无。与竞争对手美的集团、青岛海尔相比,格力电器的股权激励的次数、规模、覆盖人数均明显滞后。

不过几年面对竞争对手美的集团的穷追不舍,格力电器的压力是越来越大。2019年,高瓴资本通过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股东,要求实施股权激励。

2021年6月20日晚,格力电器终于抛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员工可以按照回购股份均价的50%购买激励股票。计划一经抛出,引起千层浪的争议,甚至某个财经大V直接在微博上喊话董明珠退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激励计划引发如此争议,在A股上市公司是绝无仅有。

董明珠作为激励对象,为什么引发如此争议?

奥秘就在于董明珠的比例!

董明珠一人获得3000万股,占27.68%的比例!

而同期其他高管,每位大约占比0.5%。

比例之悬殊,是不是伤害很大,侮辱性很强?

是不是可以说,格力电器以激励一群人的名义,激励一个人?

可以说,这样的员工持股计划,已经背离了初衷。

员工持股计划的初衷,是作为一种分配方式,侧重公平。公平虽然不是平均,但是悬殊太大,肯定也是不公平。

先富带动后富,我们曾经大力提倡,至今也不反对。

但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当然也不反对通过先富带动后富。但如果还是拘泥于必须走先富才能带动后富的路径,显然不容易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先富的人已经相当程度的富裕了,认识还停留在谋求自己最大限度的进一步富裕时,显然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有所背离。

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了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社会反响热烈。当然也不乏异样的声音,把共同富裕故意理解为均富,平均主义,与会议精神背道而驰。会议强调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如果董明珠确实想谋求自己最大限度的进一步富裕,大可以选择股权激励。因为股权激励才是侧重奖励,侧重效率。

如何做股权激励,其实展现的是企业和管理者的格局。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是格力电器的激励效果好,还是华为、长城汽车的激励效果好。

【股权问题咨询·关注后私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