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金猫榜#放心了,开播就惊艳四座,30位好演员参演,这剧拍出了国剧的底气

时间:2022-10-22 20:47:14 热文 我要投稿

“唐宫夜宴”,回来了。

2021年初的河南卫视牛年春晚,晚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一夜火遍全网。

由14位舞者扮演唐朝的宫廷少女乐师,体态丰腴,表情俏皮,化斜红妆容,含胸踱步,穿梭在《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明皇幸蜀图》等古典名画之间,营造出了一种唐宫版「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

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一曲终了,完全打破了人们对古典舞的认知。

那是因为编导陈琳找到了一种特殊的演绎方式——诙谐幽默,又不失古韵,正是随着《唐宫夜宴》爆火,河南卫视开启了一场传统文化晚会的奇妙游。

当年元宵晚会, “唐宫小姐姐”又“苏醒”过来,代替了晚会主持人,在半个小时里穿针引线,连起了不同节目,还领着观众打卡河南各处的文化地标,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文化想象。

关于“唐宫盛宴”的记忆,应该还存在许多观众脑海里,但这场“唐宫盛宴“到底是如何被创造出来,又是怎样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被搬上河南春晚的屏幕上,观众却并不清楚。

但就在昨天一部刚刚播出的大剧中,我却看到了一场传奇的诞生。

它就是献礼大剧《我们这十年》的首个篇章《唐宫夜宴》。

这部剧的排面,可不一般。

五网四台,气势如虹。

实力派云集,真正的顶级阵容。

《功勋》中的《能文能武李延年》篇导演毛卫宁担任艺术总监,集结了毛卫宁、杨阳、库尔班江、刘雪松、滕华涛等12位一流导演,白百何、王凯、白宇帆、董勇、郭晓东、侯勇、黄志忠、林一、谭松韵、王雷、闫妮、杨子姗等至少30位实力派好演员参演,全剧组人员多达4000多人。

果然刚一播出,就赢得好评声一片。

有观众直接入戏,“看她们一起把唐宫夜宴搬上河南春晚真的好燃啊。”

有人盛赞演员,“竟然把跳舞那段也老老实实地拍出来了,而不是用几个镜头敷衍过去,能看出演员都下了苦功夫练舞。”

还有人总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果然,喜欢正剧的不止我一个。不夸张地说,《我们这十年》的质量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我本以为这是一部严肃的电视剧。

看完2集之后,我才发现开篇就是既接地气,又有文化底蕴的生活剧,看剧过程中,我一会儿走入女编导的世界,一会儿又沉浸于满屏美丽舞者的古典舞世界,无法自拔。

这两年,主旋律剧日益崛起,2021年有扶贫剧《山海情》和《觉醒年代》火遍全网。《功勋》则开启了单元剧形式的主旋律大剧序幕。

但上述主旋律大剧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呈现的故事,离观众所身处的时代多少有些年代距离。

有没有一部正剧,直接拍出过去十年,我们的生活?

在承载宏大命题的前提下,故事能不能接地气?又会不会真正将故事性、人物塑造和主题结合起来,给观众全新的观剧体验?

看“我们这十年“,就从”唐宫盛宴”,开始。

1、一首《琵琶行》,一句河南腔,带我1秒入戏

《唐宫夜宴》的舞蹈,原名《唐俑》。

而这部《唐宫夜宴》,也是从女主陈冉在博物馆端详唐代的乐舞伎俑开始。怎么拍?

先来一首《琵琶行》——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百何演的乐团编舞陈冉,在赋予了仕女俑灵魂的博物馆中,细细端详着面前的唐俑中,仿佛恍然入梦,听到有人在念《琵琶行》,正要与眼前的唐俑对话,恍惚间竟看导舞蹈团首席舞者小艳身着古装,立于门前。

“小艳,是你吗?”

正要开启一场博物馆奇妙夜中跨越时空的交流,一声河南腔忽然打断了舞者的冥想——“你咋还在这儿呀?”

原来是博物馆的保安。

刚才还是一场编舞者从博物馆中的文物获得灵感,跟着琵琶女走进古典世界的奇妙旅途,一转眼,变成了博物馆奇妙夜双口相声——

“你吓死我了”“你累死我了。”

“回回清场就你赖着不走,你想弄啥呀,想给我加班费啊。”

相声说完了,女主就这么走了?

一转身,一回眸,女俑栩栩如生,舞者似乎依然矗立门前。

好一段开场,有想象力有审美,既文艺,还能接地气,有烟火气。

短短不到三分钟,地域、故事背景、女主对传统文化的投入,全都有了。更关键的,《唐宫盛宴》未出,我已经完全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就是从这一刻起,我正式入了戏。

2、观感:接地气、有意思、绝美,这才是观众想看的国产剧

前两集一口气追完,三种观感触动了我!

首先,故事接地气!

一部主旋律题材的剧,完美地将“主旋律”和“现实”融合在一起,还融合得很好。

怎么融合?不是只拍舞蹈之美,而是拍出舞蹈背后的人,更拍出绝美背后的困和窘。

女主陈冉在剧中所在的,正是《唐宫夜宴》的打造者——郑州歌舞剧院。

一开场,就直接吃了下马威。

看完唐俑,周一一早回团里初排《水月洛神》,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女首席小艳,找不到人了,男首席他老公就撂下一句话——以后不跳了,首席不当了。

A角撂挑子,B角呢?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人被富二代男友开着豪车接走,又连夜开车8小时赶回来参加排练,还在路上。

好不容易等到B角赶到了——

急急忙忙上场一通初排,

要默契没默契,要感觉没感觉,副团长气得直接走人:排的什么玩意儿?

这咋整?先找A角老公,人呢?一番调查才整明白,两口子被婆婆家逼着生娃,首席直接走掉了。

B角呢?被女主堵在家门口,干脆一通输出:舞团的排练又苦又累,工资不高,

就算三个月排练得了荷花奖,奖金也不高,不值啊!

发现没,说好的讲述《唐宫夜宴》爆款舞蹈诞生记,但故事的重点,并不只是舞蹈本身,而是跳舞的人,故事是从一个舞者的痛与泪说起,再一步步讲述这群人如何跳出这支舞。

真的说不跳就不跳了?

A角小艳,最后选择了顶住家庭的压力,给自己六个月,跳完这支舞再选择。

B角林蓓蓓对跳舞性价比的考虑是她理性的一面,但理性的认知没有湮灭热爱,她最终还是选择拒绝富二代男友的结婚提议,回归热爱,不辜负她的天赋。

故事主题虽然很大,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但落脚点却很小,讲述的是这一群演员的选择与坚持。

故事能落地,就好看了。

其次,先有意思,再有意义。

《山海情》的总编剧高满堂曾说过一句话,主旋律创作必须尊重年轻人的审美习惯。

也就是说,好的主旋律作品应该是“先有意思,再有意义”,而不是“很有意义,却没意思”。

在看《我们这十年》之前,我原以为这样的正剧,肯定是一脸严肃,给人一种沉重的观感。但是,当我连续看完2集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是太浅薄了。正剧也可以很好看啊!

比如,女舞者体重超标原本被嫌弃,结果碰上唐朝乐舞,这下劲头来了,你看这唐俑照片,和我不简直一个体型!

剧集还穿插了女首席的成长故事。

在张慧雯和白百何温柔又细腻的表演下,这段女性互助的戏份温暖且动人,尤其是两人在深夜里琢磨出突破舞蹈瓶颈的段落,温和平静又有力,让人感受到女性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的美好。

还有,就是美。

拍得太美了!而一旦拍出了美,共情就是必然。

这种美,首先是服化道用心。光是张慧雯饰演歌舞团里的舞蹈首席易文艳, 和另一位主演白百何的造型就有81套,特殊造型还涉及6套舞蹈演出服及唐朝造型。

美,还来自全体的用心。

置景组人员在40多度的酷暑中挥汗奋战28天,演员们则要穿着厚重的羽绒服完成雪景戏的演出。

成果呢?就是易文艳那绝美的盛唐古装扮相,尤其是当演员舞起来,忽然间水袖甩将开来,衣袖舞动,似有无数花瓣飘飘荡荡的凌空而下,一摇,就摇出了千古风流,一甩,便是唐风古韵。

导演选的演员都是真正跳过舞的,张慧雯是民族舞出身,万鹏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学院,这些女演员在剧中跳起来,简直是回归老本行,难怪每一个旋转跃动都是轻盈而灵巧的,曼妙的身姿后是她们曾经身为舞者多年的坚持。

有了专业的舞者,又有《唐宫夜宴》这样的经典舞蹈打底,剧中的每个舞蹈场景,都真是美啊。

不仅每一帧镜头都是赏心悦目的,美,更属于这个关于女性和美的故事,正是女舞者对于舞蹈的执着,女编舞对传统文化的沉迷,让剧中的舞蹈都有了温度。

可以说,两集剧情,职场压力,职业选择、传统歌舞团的困境、女舞者的突破,一股脑全部袭来。戏剧冲突很多,但是导演却处理得极为妥当,戏份比例分配恰到好处。

剧情丰富,但是节奏快。

戏剧冲突多,但并不乱。

正因为剧中编舞的,跳舞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魅力,每个故事都很打动人,观众才会被她们的坚韧和热爱击中,才更透过舞蹈看懂了传统文化,以及舞者们的初心和坚守。

3、白百何入戏,万鹏惊艳,张慧雯唐装绝美,隋俊波惊鸿一瞥太动人

这部剧的演员表,用“华丽”二字形容,都觉得不够。

光是第一篇章,就连客串都是凭《人世间》大放异彩的隋俊波,但看完两集我才更理解剧集的选角标准,不考虑流量,只考虑角色适配性。

结果是每个人都演得很松弛很自然,撑起了剧集的质量。

先说白百何,她饰演的女编舞陈冉在,很可能对应的就是现实中《唐宫夜宴》的女编舞。

故事开场,白百何就用一场戏,立住了角色的人设:对舞蹈和传统文化无比热爱,同时又思维敏捷,有大局观,从容淡定,面对首席和替补集体撂挑子的危机,冷静解决。

说起话来,看似云淡风轻,实际上却句句在理。

作为中生代女演员中的演技佼佼者,白百何这次依然把人物塑造得传神立体,有血有肉,女编舞身上的沉淀,以及睿智,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负众望。

再看张慧雯。

作为舞团舞蹈首席,盛唐国风造型足够惊艳,犹抱琵琶顾盼生辉。

能看出张慧雯真的很适合古装扮相,典雅又有古韵。

对角色的呈现也很到位,无论是曾经苦苦跟随首席脚步的迷茫痛苦,还是第一次得隋俊波饰演的曾导认可时的热泪,还有得到众人力挺时的感动,那份无数次旋转跳跃才有辛酸与快乐,大概只有真正跳过多年的舞的女演员,才能演得如此入木三分。

万鹏也同样让人惊艳。

她扮演的林蓓蓓,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美得让人不忍直视,简直美得惊心动魄。

但她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尺寸拿捏得又非常到位,既演出了舞团“嘴强王者”的风采,又呈现了角色从迷失到找回女舞者信念的心路历程。

表演细节也很精彩,比如取材于现实的一个细节,女舞者为了呈现出唐朝宫女的风采,着往嘴里塞棉花那里,林蓓蓓往嘴里塞完棉花以后万鹏立马一个干呕的动作,既有生活也符合人物个性,够精彩。

董思怡饰演的宝圆则是剧中的开心果。

出场扮唐朝宫女就很可爱了,接下来先是为了能跳上舞“出卖”闺蜜林蓓蓓,到为跳舞每天中午看着大家吃饭自己大口喝水。

她一出场我就开心。

其他如饰演男首席的张傲月,饰演舞团团长的老戏骨郑晓宁,隋俊波饰演的编舞,这些人虽然戏份少,但是表现可圈可点。隋俊波又美到我了。

而这还只是剧集第一篇章的演员,随着全剧豪华阵容的轮番登场,等待观众的可不是一场演技盛宴这么简单,而是很多场。

4、当代题材的主旋律大剧怎么拍?我等着这部剧打个样

作为献礼剧,这也就注定本剧要比其他娱乐剧更具深度和现实度。

但追完前两集,我最直接的感受,却是通俗好看。

这两年都可以说是主旋律剧大年。

从《山海情》到《功勋》再到《大山的女儿》,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赢得极高的口碑。

这其中,当然不止是故事本身的传奇,精彩。

而是主创用心拍出了传奇故事的背后,那份让故事脚踏实地的动人。

《唐宫盛宴》只是《我们这十年》的第一篇章,接下来还有《一日三餐》《心之所向》《砺剑》《热爱》《未来已来》《理想生活》《前海》《沙漠之光》《西乡明月》《坚持》这10个单元,都是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以真实还原的镜头风格去复刻不同行业普通人的生活,呈现我们这十年。

目前很多单元都放出了单篇预告片。尽管每一个单元的表现手法不尽相同,但我最大的感受是:都既接地气,又充满着诗意,故事精简生动而意蕴悠长,有些预告片的段落已经让人忍不住流泪,十分具有感染力。

比如侯勇领衔的《一日三餐》拍的其实是八项规定,但却是用一个餐馆这十年的变化,通过百姓视角来写八项规定带来的改变。侯勇一个眼神我就入戏了。

又比如谭松韵和聂远领衔的 《心之所向》,讲述的是“乡村振兴”的青春之歌,看到谭松韵亲自下田开拖拉机我就乐开了花,这操作动作挺六啊。

还有毛卫宁拍摄的《砺剑》,展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力量的大场面一出,我的眼神就都飙出来。

王凯领衔的《沙漠之光》,一个中国建设者远赴北非,携手共建绿色清洁能源基地的故事,光是预告片已经让我热血沸腾。

我想,最打动我的,就是剧集努力在拍摄普通人十年。

既然是普通人,他们的人生中就算是最后获得成功,也是有遗憾的。比如侯勇在剧中面对亲情和坚守的痛苦选择,谭松韵在剧中对于下乡干农业还是在都市的艰难抉择,《唐宫夜宴》的最初舞蹈《唐俑》曾入围荷花奖终评名单,但别忘了,最终获胜的不是它。

但也正是因为这份遗憾才让这部剧一点儿也不显得悬浮,而是格外真实,感人。

所谓《我们这十年》,说的就是十年中“我们”的生活和故事。

《一代宗师》有句台词很精彩。“人活一世,有的人成了面子,有的人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每个时代,都有面子和里子。

如果说《功勋》中的功勋人物,重点拍的是一个国家的“面子”。

《我们这十年》则让我看到,面子后面,有更厚的里子。

没有那么多的我们,哪来精彩的“唐宫盛宴”,哪来闪耀的沙漠之光?

我们憧憬成为时代的面子。

但那些深厚的“里子”,同样值得铭记。

而当故事和之前成功的大剧一样,刻画的都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当然就能够引起共鸣。

预告片有一幕,是少年们向着未来奔跑的画面,这明明连台词的都没有的画面,竟然让人看得胸口发热,热泪盈眶。

说到底,一部剧之所以能够好看,离不开剧本,拍摄和人,管它是不是献礼剧,拍得动人,才能打动人。

何以动人?如果真要找原因。答案或许就藏在那幅“朴实”的海报里:

每一个具体的我,构成了我们,而我们,书写了我们这十年。

一代人用十年翻过一座山,山的那一边呢?当然更美。

因为山的那一边,有更值得托付的未来。

那个未来,就是《我们这十年》,等待用时间,完成的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