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回答,觉得尚有未尽之处,补充一二。
作为一本小说,得到了很多的关注和研究。这其中需要很多机缘,缺了任何一点都不可能造成如此盛大的百年红学。
第一当然是这本小说本身足够丰富,我曾多次引用过护花主人评《红楼梦》的一段话: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尺牍,爰书戏曲,以及对联扁额,酒令灯谜,说书笑话,无不精善;技艺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及匠作构造,栽种花果,畜养禽鸟,针黹烹调,巨细无遗;人物则方正阴邪,贞淫顽善,节烈豪侠,刚强懦弱,及前代女将,外洋诗人,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娼伎优伶,黠奴豪仆,盗贼邪魔,醉汉无赖,色色皆有;事迹则繁华筵宴;奢纵宣淫,操守贪廉,宫闱仪制,庆吊盛衰,判狱靖寇,以及讽经设坛,贸易钻营,事事皆全;甚至寿终夭折,暴亡病故,丹戕药误,及自刎被杀,投河跳井,悬梁受逼,并吞金服毒,撞阶脱精等事,亦件件俱有。可谓包罗万象,囊括无遗,岂别部小说所能望见项背。
上述引文表明,这本小说确实是旧中国的百科全书。如果我们庸俗一点,这里就可以加上大量教科书式的表述:涉及文学,美学,哲学,建筑学,花鸟画,诗学,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厚黑学等等各种学问。
但其实,一本书再怎样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但到底是稀释。《红楼》中谈儒肯定不及孔孟颜朱,语道也难以超过老庄何王,无论哪一门学问,肯定不如专书。即使真如有些人所说,皆是各门学问之精华,那至少也不如专书全面。所以,一部书光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是不够的,就像极少会有人研究《汉语大字典》《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一样。
这就要说到小说的这种形式,小说是一个很好的中介。它能把那些高头讲章融汇到日常生活,把那些日用而不知的学问揭示出来,这就是高明之处。
其次是《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极其优秀的小说。不仅艺术手法继承自《金瓶梅》并把世情小说发挥到集大成的地步,在语言上也是诗化语言与个性化语言都达到登峰造极,人物形象上金陵十二钗各不相同,无论哪种择偶观念的人都能找到欣赏的对象,文化上儒释道兼容并包,并行不悖。这都是小说本身的魅力。
《红楼梦》的文本本身,就是情智相融,诗文相谐,一方面是哲学与知识的深入浅出,另一面又是文学与美学的阅读享受。所以,这本书受欢迎是天经地义的。
其次再说阅读群体之大。《红楼梦》这本书,之所以受众如此广阔,妙就妙在雅俗之间。对文人雅士而言,文人间谈《红》既可以追寻其中三昧,文人与民间交谈时则可以深入浅出,民间与民间则可以谈谈其中的段子,美女。也就是说,无论是怎样的文化身份,都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自己的所需所求。尤其是普通民众,由于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变革,对古代文化之理解能力已然变低,这时《红楼梦》恰恰构成了古典与现代的一道门槛,从《红楼梦》中,仿佛能够隐约窥见古典文化的风采。所以,在受众层面,红楼梦既能得文人之青睐,又能得民间之欢迎,既可以让专业研究者去考证索引,也可以让一般读者去悦目赏心。
其三是红学的推波助澜。虽说大部分读《红楼梦》的可能未必有精深的红学造诣,然而知识所造成的魅惑之力绝不能轻易忽视。用一个不太好的词,就是“逼格”。所以“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再谈谈为什么《红楼梦》能够形成红学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红学正式成于古今中西之大变之际,与胡适,王国维,鲁迅,俞平伯,蔡元培等民国牛人的名字连在了一起,风助火势,没有这些牛人的筚路蓝缕,红学不可能如此兴盛。而红学在民国之所以如此强,一是新文化运动把白话文学尤其是小说提到了新高度(这一点确实要感谢西方的参照系),第二是民国学人开始用大量西方理论来对《红楼梦》进行新的解读,正式打开了红学的阐释空间。第三其实就是对古典小说的重新排位,在现代观念下,《红楼梦》和《儒林外史》脱颖而出,《红楼梦》作为“第三种悲剧”一下子成为了与西方,与现代最接近的中国文学成果。(譬如民国时期要讨论“悲剧”之争,就不得不援用“千红一杯(悲)”的语句)
也就是说,《红楼梦》的受欢迎第一是因为文本本身足够优秀,情感与智慧兼具,读之既能有审美愉悦,又能有知识收获;第二是因为它本身在小说艺术上就别树一帜,可谓集大成;第三则是它的定位是在雅俗之间;第四是恰逢其时,它在中西古今交汇的时候被发掘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