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人际关系中,越是客气,关系越是疏远!

时间:2022-04-19 17:10:54 热传 我要投稿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5卷,汉纪二十七 汉哀帝元寿元年(己未,公元前2年)

【原文】

初,丞相孔光为御史大夫,贤父恭为御史,事光;及贤为大司马,与光并为三公。 上故 令贤私过光。光雅恭谨,知上欲尊宠贤。及闻贤当来也,光警戒衣冠出门待,望见贤车乃却入,贤至中门,光入阁,既下车,乃出,拜谒、送迎甚谨,不敢以宾客钧敌之礼。上闻之,喜,立拜光两兄子为谏大夫、常侍。贤自是权与人主侔矣。

【译文】

当初,丞相孔光为御史大夫时,董贤的父亲董恭为御史,要事奉孔光。等到董贤当上大司马,与孔光同为三公。哀帝故意让董贤私下去孔光家拜访。孔光素来恭谨小心,知道皇上要尊宠董贤。一听说董贤要到了,孔光布置警戒,穿上官服、戴上官帽,出大门等候。望见董贤的车队,才退入大门。董贤到达中门,孔光进入客厅,等董贤下车后,孔光才出来,拜见、迎送之礼非常恭敬谨慎。不敢用接待同等地位宾客的礼节来接待董贤。哀帝听说后,喜在心头,立即授孔光的两个侄子为谏大夫、常侍。从此,董贤的权势与皇帝相等了。

【解析】 前文道,汉哀帝为了让自己的男宠董贤顺利上位,不可谓不煞费苦心。 孔光作为汉哀帝拉拢的对象,之前被罢官现在又重新获得重用位列三公。 孔光这个人,之前说过,他属于十分谨慎的老油条,且声望高,又是孔子的子孙,数次起落均平安落地。 对于上面这段材料,汉哀帝让董贤亲近孔光,有意思的地方不少,需要从三个方面看来看。 1.汉哀帝的想法 董贤彼时极其年轻就当上大司马,又毫无寸功,难以服众。 汉哀帝让他亲近孔光,则有三层含义。 其一,让董贤和孔光搞好关系,成为董贤的帮手,最不济别拆台。 其二,试探孔光对董贤的态度,如果能合得来,那就继续用孔光,合不来就找借口踢走,换个合得来的上台。 其三,利用孔光的态度凸显董贤的地位,或压住那些有异议者。即,你看孔光都不说话了,你算老几还这么刚? 2.孔光的尴尬 虽然说孔光是老油条,但不代表他没节操。 对于董贤这种人,要学识没有、要资历没有、要功劳更没有,妥妥三无产品。 孔光是看不上这种人的。 但奈何这种人还偏偏是汉哀帝眼前大红人,无数人因此还丢官甚至丢命,你到哪里说理去。 要是孔光敢给董贤甩脸子,你看汉哀帝会不会收拾孔光。(老子的男人你也敢不敬?) 亲近这种人,自己算是晚节不保,万一将来董贤被清算,假如有人说“以前孔光不和也董贤关系不错嘛”,那孔光甚至孔氏都会抬不起头来。 可不做,汉哀帝不高兴,孔光又有麻烦,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所以,为了保命,董贤要亲近,又不能太亲近。 3.孔光的对策 就像材料汇中提到的:光雅恭谨,知上欲尊宠贤。

汉哀帝什么意思,孔光知道,这事必须做,但怎么做,做什么完全由孔光自己说了算。

及闻贤当来也,光警戒衣冠出门待,望见贤车乃却入,贤至中门,光入阁,既下车,乃出,拜谒、送迎甚谨,不敢以宾客钧敌之礼。

来看材料中的这句,就是体现孔光如何与董贤相处,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态度上 对于董贤来拜访,孔光行为算是写得很全。 如果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后人写书不会专门写,显然孔光的如此行为,并不是一些约定俗成路数,而是为了专门针董贤而准备的。 核心就一点,在态度上,孔光十分“尊敬”董贤,十分给面子。 其二,差异上 仅仅如此,怎么能够体现“上欲尊宠贤”这个目的? 核心在此:拜谒、送迎甚谨,不敢以宾客钧敌之礼。 孔光位列三公对于董贤的来访,给了极高的规格。 一方面是体现态度上尊董贤,另一方面则是表示自己与董贤的差距,而且还是他自己伏低做小,承认董贤比他更大。 其三,距离感 如果说上面只不过是完成汉哀帝给的任务,给董贤面子,那么现在,孔光要为自己考虑了。 再来看“宾客钧敌之礼”这六个字。 宾客就是客人,钧敌就是身份能量平等。 孔光对董贤的态度,并不在“宾客钧敌之礼”之中,这就说明一个问题。 孔光对董贤的到来,做面子活官样文章而已。 如果真相亲近,就不会用这么疏远的态度,现在摆出这幅面孔,就是实际上尊敬,实则保持局面不想和董贤有过多的深入。 这个也和人际关系中,对别人过于尊敬、端正、客气,其实反而说明这个人对别人的疏远感,真正关系不错,往往会比较随意。 不过没关系,你孔光到底和董贤能不能真的亲近,汉哀帝不在乎。 孔光在这时就是个工具人,让董贤借机稳住地位而已。 【闲扯】 跳出历史再看上面,除了黑体那一段关于人际关系的,还有一个点,即孔光对董贤的态度,很值得玩味。 讲实话,生活工作中,有不少人咱们看不惯不喜欢,但又不得不与之打交道。 这个时候怎么办?尤其是有些人还是领导身边的红人、小人、恶人。 板着个脸仇大苦深、针锋相对,自然是不可能,这不就摆明了你和他不对付,保不齐有人冲中作梗挑事。 所以,孔光的做法很值得学。 首先,在认知上,承认这些人的存在,是整个社会人群不可避免的,这个东西你走到哪都会存在,只不过从张三李四变成王五赵六。 其次,底线上,只要对方不触碰到你的底线、利益,那就随他们,没必要搞得不愉快。但如果碰到了,那也不是忍气吞声,而是要反击回去。 再次,相处上,抬头不见低头见,能别板着个脸就别板着脸,面上的和谐还是要的。咱们国人就有这样传统,私底下捅刀子可以杀得血起,但明面上还要维持和谐其乐融融。

再再,面子上,有很多人和人的矛盾,未必是利益,可能就是你没给我面子,你落了我的脸。所以,虽然我看不爽你甚至讨厌你,但是我还是给你面子。

最后,距离感,或许对你这个人我很不喜欢,但是我就对你的身份、职位说话,不想产生任何私人联系。在我眼里,你不是张三李四,就是某某主任、科长之类的。或者说,我看不到你这个作为人的自然个体,只看得到你的社会分工下的标签身份,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