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深湾会吃饭的时候,隔壁桌一位老爸带着他看上去二十出头的儿子也在吃饭。
他儿子应该是明年毕业,最近刚结束学校的课程,准备实习但是又不想找工作,想直接去他爸那里打下手。
他爸不同意,让他自己出去找,当时说了句特别狠的话,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
我公司不要那种一直顺风顺水从来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员工。
确实,一个人的成长里,失败比成功重要,而后一次失败又比前一次失败更加重要。
并且这个失败,必须只属于你。
1
第一次失败,
是你作为一个员工工作上的失误
最近这段时间,可能是因为快到年底,又是好多应届毕业生的三个月试用期快结束的时候,我好几个今年刚毕业的98年粉丝来问我:
S叔,我明明试用期勤勤恳恳每天按时完成任务,为什么转正前两周被负责人劝退了,年底了他们再招人不也需要成本么?我们又不需要太高的薪资......
那为什么同期的其他实习生转正了呢?
“因为小组有数量考核,有的实习生每天能批阅一百多份资料,再加上周末加班......”
我也是当过老师的人,他们这种刚踏入社会第一份工作没做多久就被开除的委屈,挺心疼的。
但是,我又坦白地告诉他们,这种工作,不要也罢。
辞退了一拨试用期的实习生,很快就可以有一拨新的实习生来替代,公司的用人和培训成本不高。
每天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最后的业绩以完成数量来看,你可以说这是一些公司的常态,但我认为,这和19世纪摘棉花的黑奴没有区别。
奥斯卡获奖电影《为奴十二年》里就有这样一个情节:每一天傍晚农场主都会统计黑奴们摘的棉花数量,只要后一天摘的棉花数量比前一天少,那么这个黑奴今天就没有进步,是要被惩罚的。
这里的问题不止是,工作的重复,而在于,同样工作的重复。
打个比方,在一家公司,如果十个人都是做同样一件事情,你失败了,你的失败就非常明显,而且没有理由反驳,你就很容易被淘汰。
但如果这个事情只有你一个人在做,你失败了,是可以被原谅的,而且只有你失败了,下一次才能够更好地避开这些失败的问题。
再通俗一点说,假如一个田径队有十个人,内部进行跑步训练,第一名未必每次都是第一,但是不会有人相信那个总是第十名的会逆袭。
但这时候隔壁游泳队缺一个人,只有那个第十名会游泳,这样就算他去游泳只能排倒数第二,他也要去,而且不会有人看不起他。
所以,失败其实问题不大,失败的关键在于,你要判断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
经验不足?效率低?任务难度太大?
当然,很有可能,因为你的失败,公司开除了你。
要相信,无论你去哪家公司都不可能把事情做到完美,但不是每家公司都愿意包容你失败。
找到能给你提供失败机会的公司,然后大胆地去尝试会让你失败的事情。
我知道很多转行或者刚进入职场的人相比较自己上手,更喜欢从领导那里学习工作方式。
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是一种学习技巧,但千万别只会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复制在同一件事上:
工作不会失手,但是你失败了。
2
第二次失败,
是你作为一个领导管理上的失误
如果不在年轻的时候多创造一些失败的机会,过了几年,就到了你要包容别人失败的年龄了。
那个时候,你坐到和年龄匹配的位置了么?
要知道,职场混子不是少数人,有些人不是有五年工作经验,而是一个经验用了五年。
管理层的失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自信,一种是自信过了头。
前者导致自身没有发挥作用,后者导致员工没有发挥作用。
都说成功者找主观原因,失败者找客观原因。
但其实就像别人说的那样,一个项目的成败,成功主要看客观原因,失败主要看主观原因。
做管理层挺难的,难在一旦失败了,你是把责任往下推,还是向上顶?
第一次做管理层就和第一次喜当爹是一样的,除了经验不足,还有偶然性。
孩子啥都不懂,你要跟在他后面擦屁股,老婆也需要你对她关怀照顾,不能有闪失。
都说一个男人真正成熟,是从当爹开始的,同样的道理,如果在职场上连成为一个失败的管理者的机会都没有,哎呀,真的挺遗憾的。
做管理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胆地怀疑自己,坚定地肯定自己。
所以,如果你是太优秀了直接被挖到去做管理层,那恭喜你的能力被新公司直接认可。
如果你是在一家公司做了几年晋升成为管理层,请仔细回忆一下当年刚进来的你是什么样的。
即使你的下属再多么一无是处,他们也可以在你身上学到错误的领导方式。
3
第三次失败,
是你作为一个老板策略上的失误
前几天福布斯中国发布了今年的30under30( 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我司KOL谢胜子也入选了,哈哈哈真替她高兴,高兴的同时又不得不感慨,自己年纪大了。
看着那些90后,甚至00后,一个个生龙活虎,有的脸上稚气都未褪去,岁月的痕迹完全没有在他们脸上显现啊,哪怕有一天失败了,也有时间重来。
在我们这些叔叔阿姨眼里,无论将来如何,他们其实已经是成功者了。
有人说,S叔创业成功靠的是运气,我承认有这一部分因素,但是,我当年做好充足准备迎接失败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看到?
金钱是成本,时间也是成本,前者用来投资,后者用来创业,两个如果只能选其一,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因为前者在我眼里并不是成本。
毕竟当年的我,从象山走出来去香港的时候,身上也没有多少本钱。
怕失败是人的基本心理状态,已经知道要做,知道怎么做,但是死在效率上,挺不值得的。
我说的效率,不仅是执行力,还是做事情的果断。
很快成功和很快失败都不是一件坏事,怕的就是不温不火又不忍心放弃。
越早成功,收益越高,越早失败,成本越低,这些都需要经过测试。
就比如说,我的严肃买房俱乐部是今年5月份成立的。
我当时也不知道未来会做成什么样子,但是我知道相较于收益多少,我更需要做的是打通它的商业模式,所以我舍弃了一些手上的项目,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到房产上。
因为房产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一座城市,我要用最快的速度搭建起来,迅速谈下专家资源呀。
这些事,我不做,其他人也会去做,那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如果我是跟在一堆人屁股后面再去做,哪怕成功,我都有种失败的沮丧。
所以啊,失败的重点在于你的经历和经验是否能够撑起失败。
哪怕是失败了,也要去挖掘自己和成功者的异,而不是在失败者中间求同。
早点失败,本质上就是另一种成功。
END
最后送上一手新鲜福利:
过去7年,S老板连续抓住了6次风口,从自媒体、海外保险,到写作课、房产俱乐部、品牌课、视频号等,一次次起盘成功。
这里的核心在于,用优质的内容获取流量,搭建个体商业闭环。 在大环境变幻莫测的当下,这依然是普通人商业起盘的最好杠杆,也是普通人最大的护城河。
于是,我们将S老板过去的商业化底层逻辑展现,并挑选了学员里最值得学习、最具有代表性、最有看头的案例,进行简单拆解。
汇总成这份 《个体商业闭环指南》 (各行各业案例更新中)
希望能帮助职场人、自媒体人、个体创业者、中小企业老板,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商业模型。
欢迎扫码添加微信领取,还能围观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