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带你走进海洋,揭开“海贝”的秘密

时间:2022-09-05 11:19:34 热传 我要投稿

海南岛周边的广袤海域生存着不计其数的海洋生物,贝类便是其中一种。位于琼海市潭门镇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系统收藏了近万件南海海贝标本。围绕这一特色收藏,该博物馆于2019年推出了原创自然类展览“南海识贝”,并于2020年和今年联合有关单位先后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以“神奇宝‘贝’”为名的巡回展览。

这几场展览举办期间,许多观众为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海贝感到惊叹,充满奇趣的贝类世界令人大开眼界。

贝类“家族”颇为庞大

作为自然界的一大生物门类,软体动物是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它们中的大多数,柔软的身体外围长着坚硬的壳,因而又被人们统称为“贝类”。尽管如此,并非所有具有柔软身体和坚硬外壳的动物都是软体动物(贝类),比如寄居于须鲸皮肤上远远看上去有点像蒜头的桶冠鲸藤壶,也有坚硬的石灰质外壳,但它实际上和我们平时在菜市场看到的梭子蟹一样,属于节肢动物。

据统计,地球上现有贝类12万余种,根据其身体结构可分为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掘足纲、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七大类,前四类比较少见。

龙种前凹梭螺。资料图

腹足纲就是我们常说的“螺”。海南岛周边海域有一种体形迷你的龙种前凹梭螺,喜欢生活在柳珊瑚上。为了防御天敌,它们将自己打扮成柳珊瑚的模样,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海底的大砗磲。资料图

双壳纲是大家眼中典型的“贝”,顾名思义,它们最显著的特征是身体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枚贝壳。翡翠贻贝俗称青口,是我省沿海市县百姓餐桌上的常客。而有着“贝王”之称的大砗磲,是世界上最大的双壳纲生物,其长度可达120厘米,体重可超200千克,寿命可超100年。

翡翠贻贝。资料图

头足纲包括章鱼、鱿鱼、乌贼等,它们神经系统集中,头部发达,是海洋中不可忽视的猎捕能手。比如,环蛸俗称蓝环章鱼,可分泌剧毒物质,身体上的蓝环闪烁是它们攻击前发出的警告。

中华圆田螺。资料图

根据生存环境,贝类也可分为陆贝(如蜗牛)、淡水贝(如田螺)、海贝三种,其中海贝“家族”最为庞大。因地处热带具有较好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同时拥有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等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南海成为中国四大海区中海贝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南海海贝种数占中国贝类种数的75%左右。

海贝命名大有文章

名字是人类为了认识世界而创造的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为了识别数以万计的海贝,分类学家为每种海贝取了独一无二的名字。这些名字就像我们户口簿上的姓名一样,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中国人的名字通常由姓和名两部分构成,海贝的名字也由两部分构成,即属名和种名。由拉丁文或拉丁化的词构成的“学名”,是各种海贝唯一的身份代码。物种在被介绍到不同国家时,往往会被当地人使用本国语言取了本土化的名字,如翻车鲀,在日本叫曼波鱼,在英国叫太阳鱼,在中国叫翻车鱼。它的“学名”Mola mola全世界通用。

目前,拉丁语是一门比较小众的语言,许多人看到用拉丁文书写的贝类名称,会感到如阅天书。不过,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命名,其实有规律可循。比如,大砗磲的拉丁文名称为Tridacna gigas,其中“gigas”意为“大的”,“Tridacna”意为“砗磲”,分类学家依据这种砗磲的大小命名恰如其分。

除了因大小得名,还有一些海贝因纹样、图案得名。比如波纹滨螺和波纹巴非蛤的壳上都有波纹状纹样。其中,波纹巴非蛤即老百姓所说的花甲,是海南的一种常见海鲜产品。还有一些海贝的纹样与动物的斑纹相似,便以动物名为其名字的一部分,比如虎斑宝贝和虎斑乌贼。

中国绿螂。资料图

以“中国”为名的海贝

许多物种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分类学家在给物种命名时有时也会融入地域特色。南海里分布着多种以“中国”或“中华”为名的海贝,如中国绿螂、中华衣笠螺、中国筛目贝等。

中华衣笠螺。资料图

中华衣笠螺又称缀壳螺,是一种非常喜欢“装扮”自己的海贝。为了进行伪装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它们经常在自己的斗笠状贝壳上粘上一些大小不一的小贝壳,看起来就像一顶斗笠上挂了许多吊坠。

中国筛目贝。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二郎神杨戬有三只眼,他本领高强,通晓七十二般变化。大海中有一种“眼”多如筛的海贝,名为中国筛目贝。这种海贝也叫中华宝螺,大多生活在浅海珊瑚礁上,壳面平滑富有光泽,花纹亮丽,深受贝类爱好者、收藏者的喜爱。

青蛤。资料图

青蛤Cyclina sinensis(sinensis意为中国)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沿海的经济贝类。有考古学证据表明,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已经将青蛤作为食物。古人对青蛤的味道也早有研究,元代《至正四明续志》载:“(青蛤)壳口有紫晕者肥美”。其中原因是:成熟的青蛤虽然个头大肉多,但肉的口感偏老,未完全成熟的青蛤鲜嫩多汁,紫色的色带正是青蛤接近成熟时的特征。壳面呈绿色的中国绿螂,也被称为大头或大头蛏,是一种个头小但产量很大的海贝,颇受食客青睐。

中国江珧。资料图

人们在海底看到海贝时,它们通常处于平躺或匍匐前进的状态,但也有一种海贝喜欢把自己立着插入沙或泥沙中,向上开着口,以滤食海水中的浮游动物, 它们就是江珧,又称江瑶,俗称“带子”。江珧是重要的经济贝类,我国南方北方的海域均有出产,而中国江珧是市场上最常见的江珧品种。江珧的壳很大,多呈三角形、楔形或扇形。为了能稳立在海底,它们还会用自己的足丝将身体固定在海床上。这些富含蛋白质的足丝,犹如蚕丝,有人将它纺成丝线,用来刺绣或制作编织物。

说到江珧,不得不提瑶柱。瑶柱即江珧闭壳肌的干制品,因味道鲜美而被列为“海八珍”之一。苏轼云:“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瑶柱、河豚鱼近之耳。”《本草从新》称瑶柱能“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也有专家认为,瑶柱含丰富蛋白质和少量碘质,其功效与海藻、海带接近。

在几何学中有一种三角形叫不等边三角形,而在海贝中,有一种蛤叫不等蛤。顾名思义,不等蛤指的是两片贝壳长得不均等不对称的蛤。不等蛤一侧的贝壳上有孔,足丝可由此穿过并附着在外物上。不等蛤的贝壳形状不规则,但颜色却很亮丽,散发着珍珠般的光泽。

中国不等蛤。资料图

不等蛤种类较少,在我国仅可见到中国不等蛤、难解不等蛤等少数几种。中国不等蛤喜欢在硬物上安家,比如石头表面、贝壳上。除了中国不等蛤,海南沿海的红树林里还生活着难解不等蛤。这种海贝的贝壳形状多变,可以说是“住”在哪里就长成啥样,比如附着在细窄的红树树干上的难解不等蛤,身形也较为细窄。

海贝是文艺界的宠儿

翻阅人类文明史,我们不时可以看到海贝或深或浅的影子。今人将最为心爱之物称为宝贝,仅从此处亦可看出“贝”在古人心中的重要位置。

从史前时期开始,海贝就是人类最喜爱的食物之一,它们从古至今滋养着人类。它们的外壳被爱好者们收藏起来,视作珍宝,被作为早期货币或被加工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古时候,对于在内陆生活的人们而言,包括海贝在内的海洋物产稀有而珍贵。因价值不菲、产量可观、大小适中又便于携带等特点,货贝和环纹货贝成为古时人们最常用的贝币品种。以贝为币甚至影响到了汉字造字,直至今日,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仍有许多以“贝”为偏旁部首的汉字,比如赚、赠、账、货、贡、费等,它们的字义大都与钱有关。

江苏邳州煎药庙西晋墓出土的鹦鹉螺杯。资料图

除了有实用价值,海贝还在建筑学、美学、数学等领域启迪着人类的创造与创作。比如,江苏邳州煎药庙西晋墓曾出土鹦鹉螺杯,即古人使用鹦鹉螺壳外包铜鎏金制成的杯子,这个杯子是一件高等级的随葬品。出现在北方内陆墓葬中的海贝,是当时陆海文化交流的一个例证。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设计灵感也来自鹦鹉螺,因建筑顶部分布有大面积的公共绿化空间,该博物馆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绿螺”。

荷兰画家巴尔萨泽·凡·德·阿斯特的画作《花瓶中的花与贝壳和昆虫》。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静物画中,贝壳是主角之一。荷兰画家巴尔萨泽·凡·德·阿斯特绘制的《花、贝壳与昆虫静物画》,画面中出现了芋螺、骨螺等多种海贝。

新中国成立后,脱胎于螺钿工艺的贝雕技艺在我国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省份有了新的发展。各地贝雕匠人吸收牙雕、玉雕、木雕、国画等众家之长,推出了贝雕摆件、贝雕画等多种精美的工艺品。在各方的努力下,贝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海南也有了贝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新的海贝故事正在被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