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无论是观察力、思维力还是想象力,都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学习活动的成果主要取决于记忆力。下边对记忆的一般规律,及如何加强记忆谈谈笔者的粗略看法。
一、给大脑足够的能源
1. 大脑正常功能的发挥依赖大脑的能源。科学研究表明蛋白质的合成与记忆的保持有重要关系,记忆的痕迹是以蛋白质合成的方式存储在神经组织中,脑细胞衰老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氧化。蛋白质中的“谷胱甘肽”能起抗氧化的作用。动物肝脏、鱼肉中都含有丰富的“谷胱甘肽”和大脑需要的其它氨基酸成分。
脂肪类里,大脑偏爱卵磷脂,这种脂肪在体内释放的乙酰胆硷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桥梁,对增强记忆至关重要。黄豆、蛋黄里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脑功能还需要各种维生素及钙碘等元素。
当上述营养缺乏时,脑功能便会迟钝。因此,保证营养,不偏食,对于学生保持良好的记忆十分重要。
2.葡萄糖是大脑细胞能直接利用的能源。人的大脑对葡萄糖波动最敏感,当葡萄糖下降之后,大脑兴奋性随之降低,思维变的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使葡萄糖保持在正常水平最重要的是吃好早餐。然而有些学生和家长不重视早餐,简单应付,这样就难以使葡萄糖保持在正常水平,对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极为不利。
3.在人体各脏器中,大脑的耗氧量最高,为了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特别是为了使记忆力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保证身体内的血液有足够的氧气。在每次脑力劳动之间要休息,“吸氧”一次。课间十分钟学生到室外活动,进行深呼吸很有必要。
二、学习活动必须遵循大脑皮层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大脑皮层活动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人们的学习活动必须遵循大脑的生理变化规律,才能使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
1.人的左脑、右脑具有不同的功能,大脑皮层不同部位执行着不同的任务,有很细的分工。当人们从事一种工作和学习时,只有相应部位细胞群处于兴奋状态,其它部分则处于抑制(休息)状态。随着学习或工作性质的改变,工作区和休息区不断论换,这样可使大脑各个区域轮流休息,才能持续地保持高度的工作能力,预防疲劳的发生。因此,脑力和体力活动交替,不同性质的课程论换学习,学习间歇搞一些能开拓右脑功能的活动,是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大脑疲劳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此人们也有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然而有些中小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在假日里复习功课经常一坐就是半天,或者是整天复习一门功课,往往事倍功半。
2.什么事情如果已形成习惯就会感到得心应手、顺理成章。这是因为当各种内部和外部的条件刺激,依照一定的顺序重复作用于大脑时,兴奋区和抑制区亦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顺序作出反应。这样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依照一定的先后次序和强弱配置而构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就是动力定型。
动力定型在学习和生活中有重要意义,它能使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消耗较少的能量而又完成较大量的工作。动力定型具有相对稳定性,即所谓习惯成自然。因此,从小养成有规律的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的动力定型,对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益非常有利。
3.复习的安排要符合记忆的规律。记忆和遗忘是有一定规律的。学习后短期内忘得快,忘得多。因此一定要及时复习,不要过了24小时才复习。根据心理学家乔斯特等人的研究,认为关于日常的学习,五、六个小时之后再复习比较合适。
人们先后学习的材料作为各种信息储存于大脑,先后储存的信息是相互抑制的。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如果学习一个材料后在一段时间内不再从事其它材料的学习,则原有的学习材料较少遗忘,特别是睡眠后遗忘更少。这表明学习后进行真正的休息能减少倒摄抑制的作用。因此学生复习时如果把重要的抽象难记的东西放在 早晨或晚上睡前复习,有利于信息的保持。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记忆
注意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既是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又与情感、意志等因素相关联。总之,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联系着。从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心理特征可看出注意对学习和记忆的重要作用。良好积极的情绪,例如,对自己的学习感兴趣,有信心等均可以提高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记忆效果。
良好积极的情绪能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使人反映敏捷,思维活跃,记忆力提高。良好积极的情绪还能通过脑垂体使内分泌保持适度平衡,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这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又可进一步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
四、注重和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尽人皆知的话题。但是有的学生对此不够重视。无论是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还是综合利用视觉记忆、听觉记忆以及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如比较归类法,提纲摘要法等等,都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大脑皮层神经网中各点间的联系和存储的信息的提取,类似于“动力定型”的道理。
作者:zgx风清雨润
注:此文曾发表于“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