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刘润对话俞敏洪:激荡的商业,和跌宕的人生

时间:2022-06-07 17:08:02 热评 我要投稿

观点/ 刘润 主笔/钟卉 责编/ 莹莹

深思半天,我们还是决定做些什么,以我们的绵薄之力,给这个迷幻的世界一点点确定性。

哪怕一点。

这段时间我被封在家里,每天晚上直播,名字就叫“刘润开封菜”,希望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给我们的读者带来一点点确定性的陪伴。

期间,我还邀请到我的老师们,一起来给大家加餐。

第三十三道菜,我特别期待,因为这场压轴大菜,我很荣幸邀请到了一位我特别特别敬重和敬佩的老师,俞敏洪老师。

俞敏洪老师,我想不用我多说,他和他的新东方,在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份量。

一直以来,大家对俞老师个人和创业的经历,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去年“双减”之后,大家也都很关心俞敏洪老师的近况,好奇新东方未来的发展。

所以在直播上半场,我问了俞敏洪老师很多问题,包括他的创业历程,如何解决转型难题、度过危机,还有未来的发展方向。

下半场,我也有幸和俞老师一起,探讨了一些关于人生经历和未来商业的话题。

我的收获很大,今天我把直播的内容分享给你,也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

—上半场—

1.1993年,是时候自己办学了。

我很早就知道俞老师,也曾经是新东方的学生,俞老师整个创业的历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可能有些年轻朋友不完全知道,所以我问俞老师:

能讲讲您的这个历程吗?为什么取名叫新东方?

俞老师说,这个故事其实比较简单。

1990年时,我已经在北大工作了。当时想去国外读书,联系了很多学校,最后被不少大学录取了,但是,可能国外文科的奖学金本身就少,我一直没有申请到奖学金,所以只能自己想办法,自费去读。

自费,靠当时那点工资,肯定是不够的。

于是我就开始在外面代课赚学费,结果和北大的工作有冲突,被北大处分了。

我想,受了处分,那继续在北大呆着可能也没什么前景了,所以到了90年底,我就辞职,自己跑出来了。

出来后,一开始在别的机构上出国考试的课程,后来我承包了一个民办机构,叫东方大学,办外语培训班。

再往后,就到了1993年,我想,是时候自己办学了。

用了半年时间,申请下来一个办学执照,但叫什么名字好呢?

既然原来在东方大学干过,干脆在前面加个“新”字,就叫“新东方”。

我的创业,就这样开启了。

2.慢慢地,新东方聚集了这样的一群人。

我曾经在上海读了GMAT课程,当时新东方的老师们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教我GMAT逻辑的老师,杨鹏,现在是上海新东方的校长,特别有口才,特别擅长调动学生的情绪,而且不仅是杨鹏老师,每一个新东方的老师,包括我们熟知的另一位企业家,罗永浩老师,大体都有这种特征。

我特别好奇,问俞老师:这个能力是您教的呢,还是他们天生就有?

俞老师说,有两个原因。

首先,从我自己一个人开始在新东方讲课的时候,就奠定了一个讲课风格的基础。有三个要素:

一是内容本身必须要讲得好,简明扼要,清晰到位;

二是你必须要有激情,和对教学这件事的热爱;

三是你得懂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可能5分钟、10分钟就飘走了,这时你要学会用故事,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注意力吸引回来,然后再紧接着讲试题。

轻松的课堂氛围,也成为大家愿意继续来新东方听课的重要原因。

后来我发现,有些一板一眼的,不懂得调动课堂气氛,讲得不好的老师,会直接被学生轰走。甚至会导致学生退班。

所以我就意识到,我得培养风格一致的老师,这很重要,于是我开始亲自面试挑选。

招聘的时候我首先就要看这几点:

对所讲的内容,他本身熟不熟悉,水平够不够?原来的口才如何?是不是有幽默感,能轻松地表达?有没有激情和热情?

因为这些能力,是没法在短期内培训出来的。

为了让老师们对这份工作足够重视,我出的工资,是当时中国培训机构里的最高工资。

除了经济收入以外,学生的认可是对老师最大的鼓励。

当你走进一个500人的大教室,你讲课被学生欢迎,很多学生还要抢着挤着来听你的课时,作为老师,你的热情一定瞬间被点燃。

慢慢地,新东方就聚集了一群这样风格的老师。

3.2013年,互联网来了。

2013年,互联网来了之后,开始出现大量线上教学,因此有一部分老师就离开了新东方,而新东方也面临着转型挑战。

我问俞老师,在这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上,您对互联网来临之后新东方的转型,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当时您做了什么,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俞老师说,当时刚好新东方面临了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个挑战是,到了2012年、2013年左右,要继续保持“大班模式”,难度非常大。

因为新东方的业务已经开始从大学生逐步转向中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更不容易集中,更需要点对点的关注。

另一个挑战是,由于盗版光盘和盗版的在线资料,导致新东方的课程,在外面能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

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兴起,老师如果去网上讲课,或许能吸引更多的学生。

结果,来新东方大班教室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少。

客户群体在改变,加上商业模型的改变,直接导致大班老师原有的薪酬体系无法持续下去。

来的学生少了,收入少了,自然就没法一直给老师加薪,而那些比较有名气的老师发现,自己出去互联网上干,比在新东方拿的多。

线上教学的兴起,是对新东方原有大班教学模式的颠覆。

除非,新东方愿意转型成一个巨大的互联网教学平台。

但是,由于新东方的基因和传统,再加上当时的业务重点已经转向了中小学,又不可能再去投入巨大的资金建一个大平台。

所以,新东方在这一块,不得不暂时放弃。

而新东方的大班老师们,本身个性就比较开放,勇于闯荡,虽然那时还没有直播的商业模式,但看到教育领域的蓬勃发展,很多老师其实早在2008、2009年就选择出去创业了。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商业转型,而作为一个有自己强烈基因的公司,也很难一下子特别迅速地跟着时代去转变。

迅速去转变的话,可能你的损失会更大。

所以,当时我需要做一个决策,是继续推动大班模型的建设,把互联网用起来,把这些老师留住,还是放弃大班模型,转向去建设小班,往精细化服务模式走?

曾经,因为名师而起来的新东方,但我们却没有平台和能力留住他们了。

最后,我们决定去名师化,往小班精细化走。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是新东方也必须继续向前。

4.这是新东方的保命钱。

2021年,因为“双减”政策,新东方又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我记得俞老师说过一句话:

“新东方账上,有一笔钱绝对不能动。这笔钱,必须能够满足假设有一天新东方突然不能做了,要能够把学生家长的钱全部退还,把员工的工资全部发完,一分钱不欠地倒闭,或者关闭。”

作为一名企业家,俞老师做的这件事,让我很敬佩。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于是我问俞老师,这个决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笔钱,在账上留了多长时间?

俞老师说,做出这个决定,公司真正立下这个规矩,是因为2003年的非典。

那时新东方很兴旺,学生交完学费,我就去租各种各样的场地,做市场。

结果发现非典一来,学生来退费的时候,账上的钱不够了。

怎么办?

为了退还学费,我向朋友借了2000万人民币,最后才熬过去的。

经过这次的事情,我意识到,有些风险来临时,你完全预料不到,所以我就有了很强的风险意识。加上我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人,过分冒险的投资我通常都不会去做。

在非典以后,我就更加小心了。并且定下了一个规矩,就是新东方账上的钱,必须随时随地能够应对突然有一天不能做了,那就必须要能够把学生家长的钱全部退掉,把员工的工资全部发完,一分钱不欠地倒闭或者关闭。

只有这样,我良心上才能过得去。

后来随着新东方的发展,账上的储备金越来越多。一直到这次“双减”事件发生的时候,储备金已经有了200多亿。

在这过程中其实有很多挣扎。

股东说,你这个钱放在账上干什么?就拿那么一点点利息。为什么不能把它投到互联网教育里去?哪怕是用这笔钱买几百万学员回来,那新东方就转型成了互联网教育公司,我们股市的估值也能高出一倍。你俞敏洪个人的资产不也高出一倍吗?为什么不这么做?非要把这个钱摁在银行里面,不让动。

内部的管理层也说,我们不能这么保守,不然要被别的机构给超越了。被超越,最后也是死路一条,那还不如把这个钱全部投进去,搏一下命。

我说,这是新东方的保命钱。

如果你们想动这个钱,除非把我的董事长拿掉,把我的法人代表拿掉。

否则,这个钱就是不能动。

超出保命钱的钱,你们可以在安全线范围之内,适当的动。

尽管互联网世界风起云涌,不投入,可能就被甩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了,但我的性格就是这样。

我一直觉得我挺对得起自己的地方,就是我在坚持做我认为教育应该做,并且对得起自己的事情。

没想到,双减来了,真的在一天之内就干不下去了。学生家长的钱要退,当时新东方十几万员工,至少要辞退三分之二,也就是要支付7、8万员工N+1的薪酬。

幸亏账上有这笔钱,才能把这事给解决了,同时还留给了新东方一笔能继续运营下去的资金。

未来如果有新的商业模式,或者发展机会的话,新东方至少留有一笔启动资金。

和俞老师聊到这儿,我真的很敬佩,太了不起了。

这笔钱看上去是保守,但对很多家长、员工来说,那真的就是保命钱,甚至是救命钱。

所以到底要保守还是激进,其实各有利弊,激进可能会发展得快一点,但中间如果非要画一条线,那就是:我们在拿谁的钱去冒险?在拿谁的钱激进?

投资人的钱,银行的钱,因为他们享受收益,所以他们也是愿意承担风险的。

但是,如果拿学生预付的学费去冒险,可能就过线了。

对。俞敏洪老师说,为什么我比较坚持,因为如果我把学生的学费和员工的工资拿出去冒险,万一收不回来呢?拿预收款去花,我会感觉自己一直被架在火上烤,这会导致我日夜睡不着觉。我觉得这是不负责任,甚至不道德的行为。

俞老师说,这是自己朴素的“农民主义哲学”,家有余粮,内心不慌。

但我认为这是俞老师的大智慧,他知道什么钱不能花,预收款是不能轻易花的,这是很了不起的决定,也是很不容易的定力。

5.只要精神不垮,未来就还有希望。

新东方股价其实跌了不少,跌了95%,您压力大吗?我问俞老师。

他说,股东当然给了我比较大的压力,但他们也知道这是一个不可抗力因素,不是我经营不好,也不是新东方本身出了什么大问题,所以也只能接受。

股东们关注的更多是,我还有没有斗志,我还有没有信心,继续把新东方做下去。

尽管我确实受到了一点打击,但这会让我未来更加成熟稳重地去做事情。我有信心,继续把新东方做下去。

只要精神不垮,未来就还有希望。

现在转型期,要找新的业务方向,新的发展目标,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度过。

那,您未来的转型方向是什么?能说说吗?我问。

很多读者可能看过俞老师近期的直播和短视频,我的《底层逻辑》这本书,在俞老师的直播间,他以一己之力,卖出去了十几万册,简直叹为观止。但是,直播间卖书是您未来的转型方向吗?

俞老师说,不是的。其实我并没有计划要做图书的直播带货。

因为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分享平台,一开始当我读到一本好书,会忍不住分享,有时候在视频上挂了书的链接,是其他小店的,店主都不知道,我也没有向他要任何佣金。结果很多小店来找我说,俞老师你怎么帮我们店推荐书了?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卖书是有佣金的。

于是我就跟我的同事说,你们去和出版社、小店谈吧,如果能拿到佣金最好,拿不到也没关系,反正我本身就是觉得书好,自己想推荐的。

没想到,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小型商业模式。

《底层逻辑》卖得好,我觉得是因为你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逻辑,就能把一件事说得特别清楚,让人明白了很多道理,人生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的。我读的时候,也是深有体会。

而因为这本书卖得好,结果出版社开始蜂拥而至。我现在每天都能收到各个出版社寄来的至少100本书。

寄给我行,但我推荐的书,一定是我读过,并且觉得好的。

至于这么多书,怎么挑选?

我推荐的书其实是我自己本身爱看的,主要是这些方向,一是人文方向,包括科普类的书;二是商业类的书。再就是一些适合家长和儿童的读物。

选书的时候,先翻阅20分钟,看值不值得进一步去阅读。然后把值得进一步读的,再分成两类,一种是要细读的,从头到尾读完,并且要做笔记,这种得花上6到8个小时;还有一种是花两三个小时翻阅的。

这两类值得读的,就是我会为大家推荐的书。

那,除了直播,除了分享书,我想大家一定还很好奇,俞老师对未来新东方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思考?

整体来说,俞老师认为有两个大方向。

第一,依然是在教育领域深耕,当然,是在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去深耕。

比如,孩子的全面成长。孩子的个性、成长中需要的专注力、毅力培训,等等。

比如,成年人的培训。18岁以后,大学生和毕业以后的职场人士,在职业发展方面,探索陪伴他们继续成长的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

第二,基于现代科技发展,做出图书和图书相关的一系列软硬件学习产品。

另外,因为新东方有两个上市平台,一个在美国,一个在香港。

香港的新东方在线,会变成一个以生活产品和学习产品为核心的运营平台。

之前俞老师说要卖农产品,他真就做了一个“东方甄选”,选全球最好的农产品生产厂商合作,现在已经有自己的平台和产品了。

刚开始做的时候很艰难,只有2万用户,现在卖得还挺好,一天的销售额基本能突破100万。

俞老师说,尽管还是个小平台,但照这个发展速度,值得期待。

经过去年到今年,我想,大家对俞老师的了解更加立体了。我也愈发尊敬俞老师。

祝福新东方,这么好的公司,一定会越做越好。

—下半场—

6.从小到大,逻辑,是刻在血液里的。

俞老师说,你问了我那么多问题了,现在换我问你了。

我想,中国面向未来,商业和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可持续繁荣,依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关于未来商业,我想和你探讨一下。

但在探讨之前,先聊聊你的背景吧。你的大学专业,对你今天的工作有什么帮助?你的口才是天生的,还是怎么练出来的?还有你的写作能力、逻辑能力,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好的。有些故事读者可能知道,我简要地先回答一下俞老师的问题。

我是76年生的,85年时邓小平说“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那一年我9岁,上小学三年级,就被抓去学电脑了。

第一堂课学26个字母,第二堂课就开始学编程了,后来就一直在计算机这条路上走下去了。

受了计算机思维的训练,我学会了严谨。后来,我在南京大学读本科,学的是数学,更加强了对逻辑的训练。这道题,你证明不出来,就是0分。

毕业之后,我就进入了软件行业。软件也是如此,出了故障,那就是出问题了,必须得解决。

在我刚加入微软的时候,有一位前辈给我讲了个故事,我一直记到了现在。

我们有个在马来西亚的客户,有一天晚上,他机房的电脑蓝屏了,不知道为什么。一时半会我们人也过不去,同事就说,你派个人晚上到机房守夜。结果守了一夜,电脑什么问题都没有。大家以为没事了。第二天,没人去守夜,结果计算机又出问题了。

守着就没问题,不守就出问题,这太奇怪了。

不行,这事必须得解决。到最后才搞明白,问题出在哪儿。

原来,工程师去机房守夜的时候,因为天气热,人在里面就把空调打开了,人不在的时候,空调是关着的。而计算机出故障,就是因为CPU过热导致的。

这个原因,光靠想,是怎么都想不到的。你必须拥有非常严谨的逻辑,去判断每一个可能性,才能找到“根本原因”。

从小到大,逻辑,是刻在血液里面的。

所以后来进入商业世界,经过计算机和数学的训练,我养成了一个思维习惯,总是试图去寻找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和有用的模型。

真正下决心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是因为我在高中的时候,受到了一次刺激。

我被拉去参加学校的辩论赛,那是我第一次打辩论,最后我们这一队赢了。但是,我只在最后站起来的时候,说了两个字,“谢谢”。整场辩论,我竟然一句话都没说过。心里一直在琢磨该怎么说,却一次也没站起来。

当时简直太受刺激了,我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

不行,这一定得练。94年进入大学之后,我继续加入辩论队,练了几年之后,终于在大学拿到了最佳辩手。

后来,我工作加入微软,到了外企我发现,级别越往上走,你的演讲能力必须越好。因为你不可能每天去跟每个人单独沟通,级别越高,就越需要具备一对多沟通的能力。

就这样,一路训练出来的。

写作也一样。

我每年年底,都坚持给我的同事们写一封《致全体员工信》,清清楚楚地表达我对未来一年的想法。

如果你写不出来,通常是你没想清楚。只有你想得10分清楚的东西,你才能写出1分,你能写出1分,或许只能讲出0.1分。这是信息量的差别。

写作,也同样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训练。

7.咨询顾问和企业家,就像谋事和将军。

逻辑能力很重要,但做商业也好,做企业也好,常常处在不确定的状态里,有些商业机会,可能并不在规律和模型里。

俞老师接着问我说,我是一个典型的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的人,还有很多企业家也是文科出身,甚至大学都没上过,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俞老师这个问题特别好。

虽然我似乎也在创业,做了润米咨询,但严格来说,它或许并不能叫创业。因为它是智力输出型的。

扪心自问,如果我去做一家零售企业,实体企业,我能不能把它做好?答案是不一定。

咨询,和企业家,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作为咨询公司,我们在找规律,争取能看得更清楚一点。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当你知道了牛的身体结构,或许能减少试错,走得更快一点。

咨询公司把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来,然后给有实干经验的企业家做参考,帮助他们稍微补充一点点理解,哪怕只是在他的全景图里,补充了一个点。

企业家可能听,也可能不听你的建议,决策还是由他们自己来做。

作为企业家,他们拥有实干的能力,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抓住机会,和员工并肩在前线作战。

所以,咨询顾问和企业家的关系,就像一个普遍规律和一个具体做法之间的关系,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先抽象再还原的能力。

俞老师说,咨询顾问和企业家,就像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

刘备有雄心壮志,带队伍打胜仗,他有大目标,但不一定知道具体该怎么做。而诸葛亮能帮助他分析天下大势,讲清楚具体要走的路径。

企业家是需要谋士的。两边的特长是不一样的,双方直觉可能有暗合的地方,而通常谋士们抽象之后,再由企业家去还原到具体问题、具体场景里。

俞老师接着问我,你是怎么从软件公司、数学模型里跳出来,突然想到要进入咨询领域的?

我想说,创业和做咨询公司,其实是两个不一样的契机。

创业是一个决定,做咨询公司是一个选择。

因为我始终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想要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对创业是有执念的。

加入微软的时候,我想,我最多在这家公司干两年,学个两年就出去创业。但是没想到值得学的东西太多了,身边的牛人太多了,学不完,学者学着就到了5年,10年,心里特别紧张,万一这家公司不需要我了,怎么办?

后来快到14年的时候,我想,必须得出来了,不然以后可能就出不来了。没办法从0开始了。

所以,2013年我辞职了,决定创业。

而之所以做咨询行业,是一个选择。

过去咨询公司,或许可以靠案例库和方法论打天下,但是到2013年,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案例库突然之间,几乎全部都失效了。过去的做法,放在今天的环境里,行不通了。

这时,咨询公司的机会来了。如果你愿意去做深入研究,研究底层规律,你可以和其他大型咨询公司,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重新起跑。

正因为有这个重新起跑的机会,所以我选择做咨询公司。

很多人从大型公司出来,一般会选择做管理顾问,但我选择做战略顾问,因为商业世界的“战略”正在高速变化,而只有变化,才会有机会。

8.一个人最重要的资产,是信用。

俞老师说,他曾经刚开始招生时,因为也不能打着北大的招牌,就遇到了很多困难。

他记得特别清楚,贴了好多广告,等了四五天,终于来了两个学生交费,每个学生交160块钱,很高兴。

结果过了15分钟,两个学生又回来把钱拿走了,说我们还是不放心,你们就在这个破房子里面,万一你们拿了钱跑了怎么办。

后来没办法,俞老师就想了一个方法,为什么不开免费课呢?

于是他找到大学周边的一个小学,租了个便宜的教室,能坐50人,开免费讲座。

结果没想到一下子来了100多人,教室里根本挤不下,最后不得不在黑暗的操场上,给大家讲了堂课。

第二天就有10个人报名了。后来,他不断地开免费讲座,学生越来越多,口才也越练越好。

这是俞老师起步的故事,以及他和学生建立信任的方式。

所以俞老师问我,当初你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过程,类似的路径?靠先写文章、先出书去建立信任。

俞老师的故事特别励志,没错,我也经历过。确实我刚开始创业,也不想打着微软的牌子。

那,到底怎么去建立信任呢?

商业世界有两条阻碍交易的“恶龙”: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不传递。

信息不对称是,你到底会什么,别人不知道;

信用不传递是,我凭什么相信你啊?出了问题谁负责?

于是我开始不断地向社会,去输出我们的价值,释放善意。当时我的方式,就是在福布斯中文网上去写专栏,在自己的博客、微博、后来又在公众号上写文章。

不断不断地输出自己的想法,直到有一天,和潜在客户产生了共鸣。

我把这个商业模式叫“自管花开”。

作为咨询顾问,我的时间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拿时间去做售前,还是去做交付?

做售前的话,你可能见20个、30个客户,才能签下1个,这对时间资源的占用太大了。

所以当时我做了一个非常“离经叛道”的决定,我不去见任何一个客户,需要客户来我办公室见我。

结果就是,没人来见我。

没关系,那我就把它作为一条线,直到有一天,有人愿意到我办公室来见我时,那这个模式就跑通了。

在此之前,就努力,不断不断地去写文章,大量地输出,把时间花在品牌、声誉、市场营销上,而不花在渠道、销售、获客上面。

只有品牌打法,没有渠道打法。

这就叫“自管花开”。这其实和俞老师做免费的讲座,道理是一样的。

另外,创业时如何建立飞轮呢?

建立飞轮背后,你得有真才实学。你必须在企业里实战过,做过一些公司的顾问,陪伴过他们的成长,拿到过结果,你才能写出东西来。

而拿到结果,有来自于你有学识,你能出书。

“写文章、出书传播→建立信任→做顾问积累案例→写文章出书”,这就是润米这家小公司的正向循环,也叫增强回路。

当有了这个飞轮,你就有了战略定力,你知道什么是对的,只要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不怕走得慢,坚持下去,迟早这个飞轮能越转越快,最后,它自己就能转起来了。

俞老师说,信息不对称、信用不传递,这句话特别好。

对应到新东方,过去这么多年新东方做事情有两个核心,一是要让大家知道新东方在卖什么东西,以及提供什么服务;二是能够让大家相信,新东方是一家好的教育公司。

这次新东方捐课桌椅的事件,引发了大家对新东方的不管是同情也好,感动也好,社会上的评价比较高,可能并不来自于捐课桌椅本身,而是来自于这么多年的服务,让那些来过的学生和家长产生了信任,积累到最后的结果。

中国有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新东方的青山,就是信用。

老老实实把学生的预付款给退掉,把老师N+1的工资付清,这就是给未来留下信用资产。日久见人心。

从2003年非典事件后,新东方的学员就认为,把钱放在新东方,是永远没有风险的。

一个人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他的信用。

只要信用在,未来东山再起的机会就永远在。

9.更先进的商业,就是更高效率的交易。

俞老师说,他喜欢读历史,问一个历史问题。

从历史上看,商业对国家的繁荣,有着重要作用。比如丝绸之路,带来了唐朝的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也描绘了宋朝汴京的繁华。

但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重农抑商”的传统,“士农工商”里也把商人排在最下一等?而当机会来临时,中国人实际上却是做生意的好手。

这种矛盾是怎么来的?面向未来,又该怎么去做?

这个问题很宏大,我不一定有资格来回答。我就说说我的一个朴素的想法吧。

可能是因为大家对“商业”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

有人把大米种出来,把袜子织出来,把机器生产出来,但这都不叫商业。

那什么叫商业?是把种出来的大米、生产出来的机器,卖给需要的那个人,这才叫做商业。

我很想分享三句话:

1)商业,不是一门关于生产的学问,而是一门关于交换的学问;

2)劳动创造财富,交换激励创造;

3)货币切分了买卖,商人连接了交易。

完整的商业,是包括两部分的,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

中国人轻的或许不是“商”(商业),轻的是中间“传递价值”的那部分“商人”。

就比如,我种的米10块钱卖给你,你却跑到另一个地方20块钱卖给别人,你这个奸商。

他们尊重养羊、种粮食的人,但却不尊重传递价值的人,尤其痛恨哄抬物价、倒买倒卖的人;尊重把东西做出来的人,但不重视把东西卖出去的人。

尊重“创造价值”,而对“传递价值”没有充分的理解。我想,这可能就是矛盾的地方。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未来,更先进的商业,就是更高效率的交易。

熊彼特讲过一句话,就是:

“商业的本质,不是为女王提供更多的丝袜,而是让在工厂里工作的女工,也能穿上丝袜。”

未来会怎么样,我也无法预测,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可能依然会存在。

但只要坚持市场经济,就一定能够让效率高的企业冒出来。

经过不断探讨,观念一定会转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说到商业观念,大家其实还对另一句话有误解。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说:“商业是最大的慈善”。这句话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反感,为什么?

反感,可能是因为慈善这个词,但如果换个说法,到底是什么在创造全社会最大的福祉?社会的总体价值到底是什么创造出来的?

一定是商业创造的。

商业背后是分工和协作,分工会带来专业性,专业性带来效率,效率会提升总价值,然后再通过交易创造价值。

商业越文明,整个社会创造的财富总量就越大。

总财富增加了,接下来就是分配的问题。

第一次分配要尊重效率,或许不完全公平,于是需要政府进行第二次分配来调配,更加注重公平。如果还没能解决问题,就出现了第三次分配,这一次是出于自愿的,比如公益。

所以说,商业创造了全社会最大的福祉。商业是最大的慈善,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没问题的。

至少,得先把蛋糕做大。

俞老师说,商业进步了,才能促进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虽然依然要花钱去买,但商业确实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使社会的灵活性变得更高,给每个人带来的发展机会也更大。但负面的是,给大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今天也叫内卷。

俞老师问我,当今大学生,面对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的建议可能有点扎心。

在我1994年读大学的时候,上大学的比例是5%左右。而今天上大学的比例,可能达到50%。

所以我们首先得意识到,今天“大学生”这三个字的概念,一直在变。

而且,这些年中国的GDP一直是在上升的。

所以说句扎心的话,不是好工作变少了,而是认为自己能找到好工作的人,在变多。

我的建议就是,我们始终要把自己,按照市场的要求去重新排序,尽量往前排,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在前排,那一定要抓住一个工作,去掌握真正的手艺和本事。

另外,如果你读研究生是为了逃避市场竞争,延迟进入社会的时间,那我并不建议你读研,而建议你大胆地到工作中去提高自己。

10.变化的过程要慢,意识的转变要快。

今天聊了很多,但还想再探讨一个话题。

俞老师问我说,中国在过去几千年,其实都是农业文明社会,而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在从农业文明走向商业文明。

面向未来,中国的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如何结合?往什么方向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远繁荣?

俞老师这个问题依然很宏大,我尝试来回答一下我的理解。

第一要慢,第二在另一些地方要快。

听上去有点矛盾。什么意思?

什么要慢?

我们说,商业文明中,一个巨大的变化,最好的时间是发生在40年里面。为什么?

假设你18岁上大学报了一个专业,结果才上到大一,突然有人告诉你说,新科技来了,你这专业以后就不复存在了。你一定特别痛苦。

变化太快,会带来剧烈的震荡。

而如果变化是在40年间,在你20岁毕业,到60岁退休之间慢慢变化,那你就不会有特别痛苦的体感。

所以,变化的这个过程要慢,给大家适应的时间。

今天很多的政策,其实就是在稍微放缓一点变革的过程,给一个过渡。

那快是什么?

观念的转变要快,意识的转变要快。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的历史,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在17世纪,荷兰成为了世界霸主。

为什么?因为它发明了银行,发展了贸易,发明了证券交易所,通过全球交易的形式,把商业文明推到了极致,创造出极大的效率。

但是,后来英国超越了荷兰,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因为工业文明。机器生产,让创造价值的效率提升。

再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变成了第一名,因为科技带来的进步。

科技的问题只有通过更高的科技来解决,我们是无法倒退的。

在科技这条道路上,只能一路狂奔。

荷兰,因为传递价值而进步;英国,因为创造价值而进步;再往后,美国,因为科技而进步。

商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这三个时代,别人走了几百年。

而我们要把这时间压缩,必须在几十年时间里,迅速走完别人几百年的路。

所以,思维观念、意识的转变,一定要足够的快。

一快一慢,我相信这个转身对中国来说,会是一个非常华丽的转身。

确实如此。

俞老师说,这个快和慢的辩证法,把中国改革开放中间遇到的困难,以及它的机会都讲清楚了。

你把钱从别人口袋里拿走最困难,这是商业的逻辑;而你把思想灌输到别人头脑里也最困难,这是教育的逻辑。

观念的改变往往最困难,需要循序渐进。

大家互相讨论,包括像我们今天这样交流沟通,和几十万网友、读者一起,这正是一种观念转变的尝试。

最后的话

听了俞敏洪老师亲口讲述的创业点滴,我很兴奋,也愈发尊敬和敬佩俞老师了。

我相信,看完这个分享,你也和我一样,会对俞老师有一个更加立体的了解。了解他的个性,做事风格,决策习惯,以及新东方这家公司的基因。

俞老师说这是自己朴素的“农民主义哲学”,家有余粮,内心不慌,背后其实是他广阔的格局和大智慧。

一个人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他的信用。

只要信用在,未来东山再起的机会就永远在。

只要精神不垮,未来就还有希望。

祝福俞老师和他的“东方甄选”,蒸蒸日上。

也祝福新东方,这么好的公司,一定会越来越好。

再次感谢俞敏洪老师,也感谢来到“刘润开封菜”直播间的所有老师。

刘润开封菜已经收官了,但我相信,知识不会收官,所有老师带来的智慧,和他们的精神,会一直延续下去。

这个世界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没关系,有变化,咱们就一起应对变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