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轻微交通事故逃逸交警会怎么处理?

时间:2022-05-24 19:30:09 热闻 我要投稿

一、轻微交通事故逃逸交警怎么处理?

轻微交通事故逃逸之后,首先是需要找到肇事人员。之后才按照法律当中的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一)调解: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诉讼:一审

1、起诉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3)、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4)、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对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的10日内可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5)、案件受理后,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需要做的材料准备,你能准备多少就多少:

(1、证明损害事实发生的经过、原因、时间、地点的书证(证人、证言)、物证 。(一般事故责任认定中会有基本的描述和确认)

(2、到有关部门指定的医疗部门就诊的证明。

(3、医疗部门的所有诊断证明、处方、病历及各项医疗费用单据,包括:挂号费、检查治疗费、医药费、住院费。

(4、医疗部门出具的陪护证明、转院证明、病休证明。

(5、单位出具的垫付医疗费用证明、误工损失(受害人工资、奖金、误工天数、固定补贴)证明。

(6、就医交通费用单据。

(7、如要求伤残赔偿,需提供伤残鉴定及赔偿数额依据。

(8、被损害财产所有权的证明。

(9、被损害财产的品名、规格、数额、数量、质地、新旧程度、价值(贵重物品需有关部门的鉴定书)。

(10、被损害财产的毁损程度或灭失等证据。

(11、交通管理部门有关事实及责任的认定 。(如果对责任认定不服的,应该准备相关证据争取推翻认定,不过,实践中很难)

(12、肇事司机是否系职务行为。

(13、车辆的行车、运营执照,司机的驾驶执照。

(14、被损害车辆的保险证明。

二、交通肇事罪规定是什么?

1、交通肇事罪释义:指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由于违反交通运输规章制度,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6、严重超载驾驶的;

7、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四)、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输,这类交通 运输的特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相连,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公私财产的广泛破坏,所以,其行为本质上是危害 公共安犯罪。

(五)、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由此可见,本罪的客观方面是由以下4个相互不可分割的因素组成的:

1、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这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担处罚的法律基础。

2、所谓交通 运输法规,是指保证交通运输正常进行和交通运输安全的规章制度,包括水上、海上、空中、公路、铁路等各个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规则、章程以及从事交通运输工 作必须遵守的纪律、制度等。

如《城市交通规则》、《机动车管理办法》、《内河避碰规则》、《航海避碰规则》、《渡口守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 法》等。

违反上述规则就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在实践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主要表现为违反劳动纪律或操作规程,玩忽职守或擅离职守、违章指挥、违 章作业,或者违章行驶等。例如,公路违章的有:无证驾驶、强行超车、超速行驶、酒后开车;航运违章的有:船只强行横越,不按避让规章避让,超速抢档,在有 碍航行处锚泊或停靠;航空违章的有:违反空中交通管理擅自起飞,偏离飞行航线,无故不与地面联络,等等。上述违章行为的种种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作为与不 作为两种基本形式,不论哪种形式,只要是违章,就具备构成本罪的条件。

2、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

3、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虽然行为人有违章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在时间上存在先行后续关系,则不构成本罪。

4、违反规章制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从始发车站、码头、机场准备载人装货至终点车站、码头、机场旅 客离去、货物卸完的整个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

(1、从空间上说,必须发生在铁路、公路、城镇道路、和空中航道上;

(2、从时间上说,必须发生在正在进行的交通运输活动 中。如果不是发生在上述空间、时间中,而是在工厂、矿山、林场、建筑工地、企业事业单位、院落内作业,或者进行其他非交通运输活动,如检修、冲洗车辆等, 一般不构成本罪。

(3、检察院1992年3月23日《关于在厂(矿)区机动车造成伤亡事故的犯罪案件如何定性处理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在厂(矿)区机动车作业期 间发生的伤亡事故案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4、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因违反交通运输规章制度,发生重大事故,应按刑法第113条规定处理。

(5、违反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按刑法第114条规定处理;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外发生的,应当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由此可见,对于这 类案件的认定,关键是要查明它是否发生在属于公共交通管理的铁路、公路上。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主体不能理解为在上述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的一切人 员,也不能理解为仅指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驾车人员,而应理解为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 员。交通运输人员具体地说,包括以下4种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

(1)、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如火车、汽车、电车司机等;

(2)、交通设备的操纵人员,如扳 道员、巡道员、道口看守员等;

(3)、交通运输活动的直接领导、指挥人员,如船长、机长、领航员、调度员等;

(4)、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人员,如交通监理员、 交通警察等。他们担负的职责同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一旦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四)、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 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 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一般情况下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主要承担民事责任,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轻微的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如果人员逃逸,那么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处理。比如说通过询问周边的人员,还有视频方面的资料,找到肇事逃逸的人员之后再组织调解,有刑事责任都需要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