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IP和舞台艺术之间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如何掌握二次创作的核心密码,将文学精髓立于舞台之上?
近年来,江苏舞台和经典文学作品频频擦出“火花”,一批文学经典经过创新性转化,以话剧、儿童剧、戏曲等艺术形式立体地呈现在江苏舞台之上。多元化的艺术呈现,让人们从另一角度感受到了文学经典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也为舞台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佳作迭出,文学“流量”为舞台注入活力
京剧《青衣》、舞剧《红楼梦》、儿童剧《青铜葵花》、话剧《人世间》、昆曲《世说新语》……江苏舞台上,近些年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已蔚然成风。这些舞台作品,不仅取得了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而且其中所呈现的灵动开放的叙事视角、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富有现代感的舞台样式,都给观众带来了文学之外全新的审美体验。
5年时间里,江苏大剧院将“目光”投向了多部文学经典——毕飞宇的《青衣》、黄蓓佳的《野蜂飞舞》、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因为爸爸》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等。尽管同为小说,但几部作品艺术转化的形式却迥然不同。“《青衣》因为塑造了‘戏痴’筱燕秋的艺术形象,被改编成了京剧;《野蜂飞舞》的故事新颖动人,被改编为舞台剧,充分彰显其情节优势;《因为爸爸》讲述烈士遗孤的成长历程,以情动人,因此被改编为声乐套曲;《红楼梦》早有1987版电视剧、经典越剧等‘珠玉在前’,所以我们尝试以舞剧形式进行演绎,找到一条通向经典名著的新路径。”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对记者说。
在廖屹看来,不同的艺术思路决定了不同的改编形式,而这些剧目在市场上得到的良好反馈,恰恰说明了深邃的文学赋予了舞台艺术巨大的魅力。“经典文学与舞台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助力的。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舞台剧,凭借自身的强大号召力,极大地带动了演出市场的热情,成为了吸引观众的‘流量’。而舞台作品通过对文学内在精神的挖掘,实现了对文学作品的弘扬。”
“从文学走向舞台的文本旅行,是从抽象时空到具象时空的转换。舞台的时空容量往往有限,但故事情节更凝练,戏剧冲突更集中,人物关系更清晰,更适于表现文学作品最动人的部分,可谓‘浓缩的精华’。通过演员的精彩表演,深刻的主题或激荡的情感会突破无形的‘第四堵墙’,引发现场观众更有力的共鸣。”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永昶认为,从文学作品到舞台剧,是当代大众文化审美需求多元化的体现,这给产业化的戏剧市场带来生机,更给优秀的精神产品带来更多传播的契机。
致敬经典,将文学精髓浓缩在舞台之上
文学作品和舞台艺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载体、创作技巧、审美标准都有着很大差异,要在短短两个小时左右,将文学作品之“魂”立于舞台之上,这是每一位改编者在创作中面临的共同难题。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人世间》分上中下三卷,共115万字,作家梁晓声手写8年才创作完成。书中描写了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时代变迁以及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叙事时间跨度大,林林总总人物多达100多位。对于改编成话剧的想法,梁晓声一开始并不认同,“当时我是坚决反对的,电视剧几十集才能装进去的内容,你话剧三个小时怎么装得进去?”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部百万字的小说,三代人几十年的光阴,压缩在三个小时内,是话剧剧本改编时遭遇到的最大挑战。编剧苑彬采用多散点、多时空、多段落的方法构建剧本,着力挖掘人物的心理冲突,以求在剧场的三个小时内形成更大的戏剧冲突。他决定以周秉昆为叙述者,串联起相关人物和事件,形成舞台叙述的焦点,让观众产生共情共鸣。
2021年5月,话剧《人世间》成功首演。有观众留言:话剧《人世间》有着弥足珍贵的审美体验,它把文字形象化、立体化,让年轻群体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进程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而这样一部舞台作品最终也获得了梁晓声的认可,首演之夜,梁晓声在舞台上动情地说:“话剧曾带给人类最丰富的表演与观赏,能提供最直接交流的机会,可以说人类不灭,话剧就应该永存。”
“太难了!”这是国家一级编剧欧阳逸冰改编完黄蓓佳《野蜂飞舞》之后的感慨。“小说和戏剧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一名编剧,我需要把小说打碎、吃透,重新组合,整理加工,设计情节,变成故事,将其立在舞台之上。”在一遍又一遍深读原著的基础上,欧阳逸冰按照戏剧的逻辑构思创作,反复修改,四易其稿,将《野蜂飞舞》转化为了戏剧文本。在他看来,优秀的改编作品,是改编者和小说作者心灵的一场对话,在深入理解小说意蕴内涵的基础上,在原著与时代精神之间找到契合点,体现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和追求。
创新转化,改编不应只停留在原著上
将文字转化为表演,创作的核心密码究竟在哪里?在一些专家看来,文学作品和舞台的联姻,并非简单粗暴地将舞台当作复述小说的“说书场”,而应在尊重原著精神内核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和解构文学作品中的事件、人物及相互关系,运用舞台化的语汇和创新性手法,为作品注入新的灵魂,赋予其崭新的艺术生命。
在青年编剧罗周看来,将一部经典文学改编成舞台作品,从一开始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作,但如何再往前进一步,进行更深远的探索,是对一名编剧最大的考验。“一名合格的改编者,必须对原著和舞台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熟稔于心,改编时要对原著的人物情感和精神内涵做到精准把控和解读,然后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并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再创造,深化原作的精神内涵,这样才能体现改编的意义所在。”
2016年,是汤显祖和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逝世600周年,为了致敬两位戏剧大师,江苏省昆剧院创排了昆剧《醉心花》,罗周特别选用了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改编。罗周表示,这种改编不是为了寻找相似,而是在呈现差异。“《醉心花》并非证明昆曲亦可以演绎西方经典戏剧,而是想展示给观众,西方的文学经典,当它进入中国传统戏曲领域被以东方的古典戏曲样式演绎时,会呈现出怎样有别于西方的、独特的审美面貌和美学品格。”罗周特别强调,编剧在改编时所作的创新,并不意味着颠覆原著,而是顺着原著作者所指引的方向,往人性的深处、题旨的高度进一步挖掘和探索。
“从文学作品到舞台作品,艺术的介质变了,不变的应是文学经典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力刚曾经运营过《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多部话剧,均是观众交口称赞的经典之作。他表示,将文学作品搬上舞台,改编者需要通过精读文本来发掘经典作品深远的内蕴空间,“把小说读20遍以上,然后就想着这个小说中除了故事,还有哪些隐藏的人性、蕴含的思想内涵,这些才是剧作家需要去提炼的东西。改编者应当将个人的阅读体验通过舞台特有的时空,变成同一空间中众人共同的体验,这样的改编作品才能够真正地和原作呼应,在精神上达到高度的一致。”在谈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改编作品时,张力刚提及了舞剧《青衣》,他认为这部作品的动人之处是将原著中的精气神充盈在舞台表演之中,“艺术的特质须融合文学深邃厚重的思想,带给观众思考。”
“星辰浩瀚的文学宝库中,可转化成舞台作品的数不胜数,需要我们文艺工作者不断创新,选取人们喜爱、传播度广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让一批文艺精品立在江苏舞台之上。”廖屹透露,今年,他们还将把莫言的《红高粱》搬上话剧舞台,目前该剧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