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跳出语文学语文 绽开语文素养之花

时间:2022-04-21 17:14:23 热文 我要投稿

跳出语文学语文 绽开语文素养之花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周立军

关键词 语文素养 师生关系 课标 课本 主动

内容提要 在目前语文教学的转型时期,转为何型,研究者、第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在积极地探讨、摸索,但至今仍没有一个成型的所谓模式,本文在基本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初浅的看法,重在对语文课本、语文课堂的处理,希望得到学界专家及语文同行的指导。

理 论 探 微

语文素养的内涵,新课标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时间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语文素养是融合在新课标所讲的“三维目标”中的,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三个目标的实现,即意味着语文素养的实现,二者是息息相关的。

首先,语文素养,强调的是养成,因此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循序渐进,尊重学生心理的发展。

其次,语文素养的培养,必须融入到各学龄段和各个学期的教程中来,只有实现了前一阶段的“前素质”,才有后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语文素养必须和教材的传授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材料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素养。

第三,语文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一个人的心智发展,也就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语文能力,如写作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等。

另外,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注意区分好坏,辨别良莠。如对待外来词,有的是能够融入到汉语中来的,这样的我们接受;有的则是和生硬的拿来,生搬硬套,对于这样的词汇,我们要坚决抵制,这也符合新课标中“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要求。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塑造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学生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能思维的活生生的人。语文教学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地去求真、去扬善、去审美、去探索、去创造,并且能用理性的眼光去看他人、看社会、看人生,进而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发展这种美好的理性和感情,达到改造人、改造社会,也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教师要激励、保护学生的个性,要诱导和启发学生表现个性。先设法让学生产生表现的欲望和勇气,敢想,才敢说,才敢做;然后再千方百计让学生想别人没想的,说别人没说的,做别人没做的;最后,只要学生表达的是自己的想法都应给以鼓励和肯定,哪怕有些想法看上去是离谱的。

学生:因为被老师欣赏而存在。《中国青年报》有这样一则报道:吴硕(化名)一年前还沉迷于电子游戏:一日三餐靠一包快餐面打发、体重不足40公斤,英语100分只拿2分,学校老师早把他放弃了。可培训中心的老师第一次见到他,便陪他一起玩电子游戏,直到他玩累了、玩伤了,直到他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老师于是从解释一个英文游戏名Cs(反恐)开始,给他上了第一堂英语课。曾经把英语视为梦魇的他,现在视学习为最大的乐趣:“不知道除了学习,还有什么更好玩的了。”今年9月,已经进入高二的吴硕,从去年的倒数第几名一下“蹿”到了全年级前三名。“每个学生都有一把开启他的钥匙,关键是要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开始。”教他的老师介绍说:“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被老师欣赏而存在;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被家长读懂和尊重而存在。而这又是当今中学生最缺乏的。他们大都是为考一个好大学而存在,为奔一个好前程而存在,为实现父母的期盼而存在。”很多学生正是因为自身的喜好和兴趣遭到忽略、抹煞,所以才对学习和学校产生排斥、抵触情绪。因此,应该发挥学生性格的优点,将学生性格和行为中的优点转化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导因素。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欣赏更应体现为张扬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语文课堂应是个性张扬的摇篮,是创新的基地。教师、教科书、学生要三位一体,多向交流,要主动、互动,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地位。惟此,不远的将来才有可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那么,改变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为一种必然。滞后的教育方式衍生出封闭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禁锢在一把椅子上,一间教室里。教师疲惫于一本书、无数次的考试。教师的声音在教室的四壁和天花板上回荡,只听见来自数十个生命的微弱的回响,那就是备课本上准备的标准答案。这种单向交流的学习方式必会被新课程铿锵的脚步踏得粉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必须适应,教师也必须适应。只要正确引导,其实上网搜寻资料、处理信息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不必谈网色变,视网络为猛兽。何不借水行船,圈水养鱼,举信息技术之力,扬素质教育之旗,让我们的生活、学习向丰富多彩的网络靠近一点点。 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活跃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网络,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才能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图画形式,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学生在这种人文光芒的关怀下,找回了自我,尝试了成功。学习进度和质量都得到了保证。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强调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指在语文学科基本素养形成的基础上,使学生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优良精神建模的形成,有利于优良阅读生态的改善,有利于学生适应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高考。

教 学 实 践

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应对新课标的成熟的教学方式、应对新高考的科学的研究成果。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则基本是举着新课改的旗帜,喊着新课改的口号,具体的教学方法则“涛声依旧”。 因此,改变课堂上师生关系,张扬学生个性就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对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认识过程。赫尔巴特片面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而杜威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主张“儿童是中心”。今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应着重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理解学生具有的“未完成性”和“可塑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于他自己的教学内容、进度和标准。在信息膨胀的时代面前,教师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将逐渐丧失,面对每天排山倒海而来的新知识和信息,师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所以,“穷则思变”,“变方可通”,在实施新课标且无先例可循的大环境中,既然没有现成教学模式,每位老师都应争当吃螃蟹者,去探索、去思考。我思故我变,去摸着石头过河,寻找并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学之路,当然,社会、教育系统领导、语文教学研究者义不容辞地应采取有效的鼓励、激励措施,给大家一个宽松的“探索”环境,或许能走出一条新课改下的真正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

这里,根据笔者较长时间的思考和近三年的教学实践,摸索了一个可操作性较强、处理较为简单,效果较为明显的语文教学之模,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跳出教参另辟蹊径

课堂教学永远是所有学科学习的主阵地,如何将45分钟(或40分钟)效率提高,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一个成型又为大众接受的方法,而从前的教改总是强调教师如何讲、如何教才会有效果。其实,大家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即教师指导学生的“学”,尤其是当今的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内容多而繁杂,如果依从前的方法,理论上也不可能完成那么多的“必修”、“选读”内容,何况讲、灌本就应为我们所抛弃。授人以鱼不如那么授人以渔,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作品的钥匙,那就“什么样的酒全能对付”。纵观诸多语文教学大家,有几人是把时间用在了讲课、批改作业上?所以,选讲、少讲,重方法介绍,就应是语文教改方向之所在。联系我校现在所开展的以学论教、当堂达标活动,还可以将语文课堂确定为“示标——学习探究——测标”,这里不同的是把主要环节确定为“学习探究”,现行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预设问题,课堂上学生回答,最终还是教师解决。在能力培养层面上,学生得到的实惠寥寥。所以,“学习探究”,应当是学生在课堂充分预习,解决字、词、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由教师启发,也可预设一两个问题,再由学生提出问题(问题生成),教师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由讨论,问题解决几个环节的出现,教师更要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语言组织的方法的点拔,如此以来,才可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涉及思考多个知识点)的能力。

这里有两点需强调,一是课前预习应十用充分,这可在课前用两分钟检查。二是对教材的处理应突出重点,力求简单切不可面面俱到,企求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就是面面俱不到。

案例

《现代散文选读》中《晚秋初冬》教学时,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处理方式:

示标:○1字词○2作者对风景个性化表现的技法

预习检查:生字词、思路(用时两分钟)

教学过程:齐读第一部分。

要求学生找出最喜欢的一句并读出,提名另一名学生由上面学生喜欢的那句话,推测其个性,兴趣爱好。

以下三个部分依此例进行。

说明:当一个学生“推测”另一个学生个性、兴趣爱好时,可以有不同意见。

(各抒已见,讨论热烈,有利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此用时约30分钟)

小结:教师提问(也是唯一由教师预先问起)既然由一句话可以推测出一个人个性,那么,整篇文章可以表现作者什么个性呢?当然,正因为有此个性,才会有如此风景(描写)。

学生已有前面讨论的基础,较易自已得出结论,且这也是本课第二个目标测标的完成。

小练习:对熟悉的景物进行个性化描述,如“冬至的校园”(当天上课正好是冬至)

(如此,学生既有经验——刚刚进行的讨论,又有兴趣)。

效果: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致较高,目标集中,测标完成较好。

当然,实际的操作方法肯定要依据文本的体裁、题材而定,但应本着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的原则。

跳出文本注重表达

语文作业的布置是做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布置多少作业的科学性都一直为语文教学研究者的忽视,也很少看到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文章。

如果除了课外阅读、作文,就课文相应的作业,则是两大块:一是预习作业,即字词、背课,把握文章思路,这是必做的,且应是书面作业;二是学后作业,即在广本研习后的作业,课文后的研讨应是课堂上解决的,而课后则以“每课心得”,甚至“每课新得”效果最佳,这样的作业必须是在学生充分阅读,充分理解文章后的整法,且在课后阅读“温故而知新”更对学生学习习惯,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大有收益。

本来,课后作业量的问题会困扰学生,困扰教师。多吧,会令学生压力太大,少呢,又难以放心,所以,以每课心得(每课新得)的形式出现,则给了学生自我控制量的最大空间,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在内容较多的基础上,涉及课文尽量多的问题,当然收获较大,即使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那就从课文的某一个方面,必将也有收获。这样,量的自由把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从而,也符合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这一教育方向。

根据现代青少年心理学研究成果,学生表达能力(包括书面和口头)对其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甚至,许多的青少年犯罪,与其表达能力欠缺有直接关系,可见,我们的教育应承载的东西有多少。

案例

在必修五课文《报任安书》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学后心得或新得,这里仅选学生张倩倩习作为例(未作任何修改):

真正的勇者

----读《报任安书》有感

在没读《报任安书》之前,我一直认为尊严是一个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了尊严人活在世上毫无意义可言。但是,读过司马迁的这封回信后,我的想法大大改变。

司马迁的选择不禁让我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文章说每当有大风雪的时候,雪松都会弯下身躯。但是这暂时的低头并不代表屈服,更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为了积聚力量进行反弹。司马迁忍受着身体上与心理上的巨大疼痛,只是为了完成《史记》,完成父亲的遗志。司马迁受辱后,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和愤懑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报发背沾衣也。”生动地描绘出司马迁获释后的痛苦心情。此时的他除了完成《史记》,别无他求。我想,出狱后的司马迁一定很孤独,世俗之人都看不起他,认为他是苟且偷生。有人因美丽而孤独,有人因智慧而孤独,有人因洁白无暇而孤独。有的人孤独,是因为在应该糊涂时不肯糊涂,却总在不该清醒时清醒。你却因为坚守自己的信念而孤独,这是一种悲哀吗?

但是,一切都是暂时的。人,最重的是灵魂。司马迁凭着自己坚毅不挠的信念,实现了他及父亲的夙愿。我想,这,足够了。

最后,我要说,司马迁才是真正的勇者。

实际效果:这是在学习司马迁、屈原的相关课文后,要求学生将两者进行比较“司马迁、屈原,谁是勇者”,并能结合自己实际。如此有深度----评价司马迁行为,又很实在----为了父亲夙愿而作的巨大牺牲。这,当然可以说是实现了教学目标。

跳出课堂活动引领

新课程标准,更如注重课外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但应如何阅读,读名著中的什么,教师应如何指导阅读,都成为了困扰老师的新的并且比较重大的问题。

象《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篇幅较长,故事发生的时代离我们久远又都为文言小说,学生阅读难度较大,甚至许多学生望而却步,简单地要求学生读多少部恐难达效果,因此,激发学生兴趣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高中学生,哪怕是江苏等省市的高考学生需要学习的学科太多,压力太大,时间太紧,什么时间读,读什么,读多少,都是难以解决的大难题。

而面对的现实——高考的要求是,你必须读。所以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尤其是克服阻力的勇气与胆量,是语文教师及至学校领导的当务之急。

通过辩论赛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作品的研读效果、探究能力是现实而易行的方式,如你喜欢黛玉还是宝钗,你觉得谁应对黛玉之死负责等就可以了解学生对《红楼梦》阅读的理解程度,而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胜,必须会利用一切机会,克服一切困难包括文言文阅读,去力争获胜。而实际效果是必须对《红楼梦》进行整体阅读,并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名著影像也是了解名著的方式之一。适当的名著影像播放,也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以小组为单位的手抄报比赛,要求手抄报内容涉及范围广,版面设计精美,抄写工整,尤其应涵盖名著的片断,理解等,是调动全员参与,激发阅读兴趣的又一有效方式。

进行阅读后仿作、感想、收获等的学生作品展示,是激励学生由读到写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学会品读,学会作文,毕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仅仅凭一周甚至两周一次的上本作文,以及无效的写作与批改,已经在事实上证明了其不可行。因为,学生内在的兴趣,内在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当然,课外阅读的面很广,可以涉猎古今中外,不同题材、不同体裁。在许多的零碎时间,一些快餐式作品,乃至新闻,包括网上有益的文字,都是学生阅读对象。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不断更新、不断扩容,同时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因此,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自然和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获取各种鲜活的材料和最前沿的信息。去体验人们的生活日渐丰富多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的发展变化的日新月异。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到工厂,展开各种调查,参与各项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培养他们辨别是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案例

针对《史记》选读,两个班级进行辩论赛,赛题“为韩信究竟有没有谋反?”

正方:韩信谋反了

反方:韩信没有谋反

操作过程:确定了赛题后,给学生一个星期准备的时间,强调将请有关的语 文老师担任评委,并对获胜方及最佳辩手进行颁奖。

实际效果:且不论辩论结果如何,只看学生准备时,几乎调动了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阅读《史记》,看《百家讲坛》有关部分,上网查资料,甚至回家与父母在饭桌上(后据家长反映)都在讨论这一话题,最后辩论时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表现果然不凡。

如此,若高考考到此类题目,无论怎么出题,都不能难到学生,而且,学生在辩论时甚至涉到更多的话题,如政治、军事、地理、人性等。

我们的教学一直有一个有趣的口号,就是教学的目的是“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那么,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能实现“我要学”的目标的有几人呢?我想,上述诸例,基本达到了“我要学”的效果,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成功所在。

教师必须有思想且有艺术,才能教育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而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则是教育的根本目标,那么,局限于课文,总是强调一两篇课文怎么上,是无论如何达不到此目标的,所以,只有跳出课本、跳出语文,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领域去摸索、探讨。才会更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绽开语文素养之花,培养出有思想的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