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了。
时间过了一半,不知道你对自己的状态和结果是不是满意?
如果满意,那我要祝贺你。尤其在今年充满这么大挑战的环境下,很不容易。
但有更多的同学和我说,我的行业太内卷了,下半年怎么办?
我想去其他的行业,去其他的公司,行不行?
我也想和你分享一些思考。
一种心态
我这个行业太难做了,竞争非常激烈,原来是做海外市场的,现在想回到国内来,可以吗?
我在原来的公司,特别没意思,天花板看上去很低,我想创业,行不行?
说实话,听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有点犹豫,到底要不要回答。
为什么?
因为这些问题折射出他们背后的心态: 把问题想得太简单,认为别人的事情太好做。
我常说,商业的本质是交易。交易,就需要有市场。市场,就是有买卖双方的地方。
而几乎所有的市场,都会慢慢走向充分竞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竞争非常激烈,更直接地说,利润很薄。
那么这个时候,我也会经常反问他们一个问题:
你觉得自己的行业竞争很激烈,那你凭什么认为别人的行业竞争就不激烈呢?
因为别的行业天生就好做?因为别人更傻,没有你聪明?还是因为只要换一个行业就能赚钱?
显然都不是。
所以我的建议也是,先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
很多时候,商业也是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但里里外外的人,最后觉得都不合适。
一个相对更加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心态是什么?
我想进入另一个市场,不是因为在原来的行业做不下去,而是你认为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这是唯一原因。
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存活下来,拿到更高的利润。
所以,不是“退到”别的行业,而是真正地“进入”一个行业。
但是,怎么进入呢?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做了一件事情,让我特别佩服他。
他有一次去咖啡馆,晚上咖啡馆快关门的时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打扫。
工作人员从柜子里面,拿出今天没有卖完的面包,就准备扔到垃圾桶里。
我朋友一看到就说,这怎么行,太浪费了吧。怎么能扔呢。
但是工作人员解释,因为我们只卖当天的新鲜面包,这是我们对消费者的承诺,卖不完的,只能处理掉。
只卖当天的新鲜面包,是对消费者的承诺。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但是,你扔掉剩下的面包,还是太浪费了啊。
不然这样,既然你都要扔掉了,干脆你就打个折卖给我吧,这样对双方都好。
结果你猜,这个工作人员怎么说?
先生对不起。我们的收银系统里面,没有打折这个选项。你要,就现在全价买走。你不要,我就只能把面包全部扔掉。
太不合理,太荒唐了。
但是,就是这种不合理,就是这种荒唐,让我的朋友敏锐地意识到了一个机会,一个“临期食品”赛道的机会。
假如一个面包成本是10块,咖啡馆卖20。那为什么不能在关门之前,打点折用15块、14块、甚至更便宜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呢?
这样子咖啡馆可以收回成本,消费者也能获益,因为提高了效率,自己作为平台也能在里面分一点点。
然后,他就自己做了一个APP,用这个新的商业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行业。
他发现了痛点,并且有能力来解决痛点,而且还能比别人解决得更有效率,当然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现在,他的企业已经是这个赛道非常头部的选手,而且还在继续快速发展。
看完这个故事,你应该有了点感觉,知道什么是真正“进入”到一个行业。
那我们自己呢?有什么具体的一些思路吗?
三个建议
我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要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
想要进入一个行业,需要我们做得更好。但是,我们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水平和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高看自己。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在家里问问看,让每个家庭成员说说自己做家务的占比情况。
妈妈可能说自己做了60%,爸爸可能说自己做了30%,你可能说自己做了20%,爷爷奶奶可能说自己做了10%。
但这时候,你加起来一算,大家一起完成了120%的家务活。
很有可能大家对自己的贡献都是高估的。
我们必须对自己要有不偏不倚的认知。
你可能见过这张图,叫乔哈里窗。
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个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未知的自我。
想要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最主要探索的部分,应该是别人知道,但是自己不知道的“盲目的自我”。
当你想转行,想去别的公司,听一听别人的评价,尤其是一些相对负面的评价。
有些话,是忠言逆耳的,不要自我屏蔽。那是一面镜子,可以看见自己真实的样子。
不要拒绝,要珍视。
第二个建议:思考10倍好的事情。
很多人想换一个行业,是想获得更好的增长。
但增长多少呢?20%?30%?
都不好。如果你更有能力,就应该去思考10倍好的策略。
这里不是说,一定要有10倍,而是说不要固化在线性思维里面,而是逼自己去想更加远大和创新的方法。
否则,进入到一个行业之后,都想着增长20%,还是在优化,还是要面临惨烈竞争。
我提过531的战略建议。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干一年。
每年都要认认真真干,这是一定的。但为什么还要看五年想三年呢?
就是要对变化保持敏感,能看到大致正确的方向,不走错路。
在具体的执行上,你可以参考谷歌的做法。谷歌允许自己的工程师,有20%的空余时间,去研究自己的项目,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你也一样。
在平常的工作和事业之外,一定要拿出专门的时间,用来思考。找到那些真正值得你进入行业的机会。
第三个建议:是理解稀缺和稀缺性流动。
在任何一个行业,一定是越稀缺越有价值。但什么是稀缺,什么又是稀缺性流动?
我举个例子。
你平时在家里吃碗面,可能20块一碗。但是你到了机场,发现要100块一碗。价格简直是贵到离谱。但是你多花的这些钱,并没有都进入到商家的腰包,不是被商家黑了,而是机场的租金太贵。多花的钱,大多数给机场了。
但是,这么贵的租金,不开了行不行?你不开没关系,多的是人想要开。奢侈品店,新能源汽车展示店,纪念品店,都抢着要。
供需关系,决定了机场租金。机场在这里面更稀缺,也就更赚钱。
但是,稀缺性是会流动的。我再举个更直观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大家都在做直播,那你觉得现在谁稀缺?
一开始是主播,大家都不会的时候,那个会直播的人就值钱。
但现在很多人冲进来之后 ,主播都能批量培训生产了,那些教直播的人可能就赚钱。
再到后面, MCN 机构也多了,大家发现主播卖的产品才是关键。谁能掌握供应链,谁能交付好产品,谁才能赚钱。供应链能力,成为稀缺的能力。
稀缺性,是会不停流动的。
有的时候,不一定转行,进入到一个新行业,能发现价值链条上的流动方向,进入一个新的环节,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重新认识和理解稀缺,稀缺性流动,思路也会更加开阔,选择也会更多。
最后的话
所以,行业太内卷了,下半年怎么办?
当我们想要换行,想要创业,永远不是“退到”一个行业,而是“进入”一个行业。
能做得比别人好,是我们决定改变的唯一原因。
这需要我们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需要我们不停思考10倍好的事情,需要我们理解稀缺和稀缺性流动。
然后,勇敢地做出选择。
在下半年,我们也许不应该是45°角的人生状态,想卷卷不动,想躺躺不平。
更好的状态,应该是不停仰卧起坐。认真努力,认真休息。
很多事情吧,就怕一个认真。
再认真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