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个国家发展的总态势;国力。
例国势衰微。
英national power; national situation at a given moment;
⒈ 国家的自然地理形势。
引《管子·山至数》:“桓公 问 管子 曰:‘请问国势。’ 管子 对曰:‘有山处之国,有汜下多水之国,有山地分之国,有水泆之国,有漏壤之国。此国之五势,人君之所忧也。’”
⒉ 国家的权力或政治形势。
引《后汉书·天文志中》:“是时, 安帝 未临朝, 邓太后 摄政, 邓騭 为车骑将军,弟 弘、悝、閶 皆以校尉封侯,秉国势。”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天聪四门闢,国势九鼎定。”
⒈ 国家的实力或形势。
引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国势陵夷,不可复振。」
1、士无气节,则国势奄奄以就尽。
2、最终在外国势力和印尼右派势力的合谋下,他被逼下台,并在幽禁中抑郁而终。
3、仲雍生性怯懦,国势渐弱,吴则挟持其废弃周礼,效法吴俗——剪断长发,裸露上身,刻上花纹作为装饰。
4、但其后继者奉此为基本国策,遵从不变,则又导致了冗兵坐食,战力积弱,国势日衰,致使两末百万兵将,在与辽、西夏、金的抗衡中屡遭失败,最终为起于漠北的元朝所灭。
5、战国时期,楚襄王统治楚国时,国势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