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敬素好琴,﹝子猷﹞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后因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亦作:人琴两亡、人琴俱逝。
⒈ 亦省作“人琴”。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 俱病篤,而 子敬 先亡…… 子敬 素好琴,﹝ 子猷 ﹞便径入坐灵牀上,取 子敬 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子敬 子敬,人琴俱亡!’慟絶良久,月餘亦卒。”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尝抱人琴俱亡之惧,逢人即詔之学韵。”
鲁迅 《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现在 柔石 的遇害,已经有一年余了……所谓‘人琴俱亡’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
唐 张说 《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伤心几何。人琴两亡,命也命也。”
《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丹壑非昔,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
清 王鹏运 《彊村词序》:“人琴俱逝,赏音闃然。”
唐 刘禹锡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重题》诗:“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
宋 刘克庄 《风入松·福清道中作》词:“细思二十年前事,叹人琴,已矣俱亡。”
郁达夫 《题诸真长<病起楼图>》诗之二:“痛绝人琴又一春,市楼诗梦久成尘。”
⒈ 晋王献之死,徽之拿他的琴来弹,久不成调,遂有人琴俱亡之叹。见《晋书·卷八〇·王羲之传》。后用作伤悼友人去世之辞。清·王鹏运〈彊邨词序〉:「而人琴俱亡,赏音阒然。」也作「人琴俱杳」。
英语person and lute have both vanished (idiom), death of a close friend
1、每次看到他的遗物,都有人琴俱亡之感。
2、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3、桑心欲绝,肝肠寸断,人琴俱亡,我此刻心情。
4、志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
5、“子敬啊子敬,如今你是人琴俱亡啊!”不久,王徽之也离开了人世。